2022年12月10日,居住在湖北宜昌农村的刘先生在整理人物通讯类书稿时,发现了一篇28年前写的人物旧文:《看“太阳”从土家山寨升起》,那时,刘先生在长阳任新闻科长。这篇文章,将一名热爱写作的教师比喻为土家山寨升起的“太阳”。28年过去了,这名老师功成名就,成为爱好文学的青年人学习榜样。

温新阶出生地

这位老师叫温新阶,出生于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镇沙地村二组一户普通农民家里,先后担任过乡村民办教师、初中校长、中专校长,后宜昌市教研中心任职直至退休。他以散文见长,后成为中国作协会员、宜昌市作协副主席、宜昌市散文家协会主席。即使退休,仍然笔耕不辍,佳作频传,其作品多次获全国大奖,在人民大会堂外领过“骏马奖”。

28年前发表的有关温新阶的文章

温新阶是如何从一个乡村教师成长为散文大家的呢?28年前的这篇旧文,或可揭示他的成功之迷。现将《看“太阳”从土家山寨升起》分享给大家,文章或许能给爱好文学的青年朋友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学成长之路。原文如下:

2019年5月20日,学者文成国看望温新阶母亲

看“太阳”从土家山寨升起

O刘洪进

一篇优美的千字散文《豆芽菜》,使温新阶的名字再次引起国人的关注。

作为一位土家汉子,一个在山村执教的教师,能在全国4万多人参加的征文竞赛中获得大奖,并成为全国特邀赴日本国访问的二位教师之一,其光彩,不亚于从寨升起的一轮“太阳”。

长阳是歌舞之乡,在山歌声中长大的温新阶,有山的性格,歌的灵气。1983年4月,温新阶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我和三虎》的散文,这篇处女作,以其巧妙的选材,新颖的立意,细腻的情感,一举获得“我和我的学生”征文竞赛一等奖。给温新阶增添了自信和勇气,催发了他蓬勃的创作热情。

老中医覃春大(左)为温母把脉

孤灯残月,蚊叮虫咬,温新阶固执地辛勤地笔耕着,不到10年,他不仅在《散文世界》、《文学报》、《青年文学》等全国50多家报纸杂志发表了100多件散文,还发表了16件10多万字的小说。

温新阶的成果引起了文化艺术界的关注,《民族文学》1989年4月推出了温新阶的散文专集;《冬日》、《爱·生命·死亡》等5件散文作品被《散文选刊》选载;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土家族文学史》对温新阶的创作成果作了中肯恰当而又较高的评价。

文中称:“温新阶的作品注重真情的凝聚抒发,追求表现真善美的意境,做到了文、诗、情、趣的统一。语言上字句精确凝练,炼意深刻丰富,出乎天籁,曲尽自然之趣。”

温新阶深知一个山村作者,要想让自己的作品与大众见面,仅靠苦写还不够,还要抓

住一切机会。他十分重视各种报刊的“征文”,有“征”必“文”。

温新阶出生地

同时,对自己确认的好作品,一稿反复多投。在发表的100多件散文作品中,几乎有一半是“征文栏中发出的,有15件作品在省以上征文中获4次一等奖。

他的一件《秀峰桥忆》散文作品,在性省、市投了数家报刊,都石沉大海,于是寄到《青年文学》杂志,没料到一个月就发表出来了。他的这些经验,为初步文学之路的作者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田肥勤耕耘,果实自然丰。如今,温新阶已是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1992年,他的第一本散文专集《小雨中的回忆》已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第二本散文集《走过你的窗子》也即将在成都出版社付梓。

散文家温新阶(网图)

正当他编印第二本散文集的时候,他看到了《中华少年》为纪念宋庆龄诞辰一百周年所举办的“人的价值”征文启事。温新阶把10年前在乐园任教时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撰写成文,这篇题为《豆芽菜》的千字散文,用朴素优美的笔调,叙述了一件平凡而又动人心肺的故事,体现了师生真情,揭示了“人的价值”这一主题。

1994年8月1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90名获奖者获得了奖证。颁奖会后,竞赛赞助者——日本萨蒂亚·赛组织,从90名获奖作者中,选出9名获奖者,特邀组团访日。1994年12月13日温新阶这位土家族的湖北省唯一的特邀获奖作家,踏上了出访日本的旅途。

原载1994年底或1995年初宜昌日报、三峡晚报、中国三峡工程报等报刊

(以上图片,除网图外,均为刘洪进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