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亲情之爱
中国人的“家”和西方人的“家”
中国人的“家”和西方人的“家”最大的区别是对“家庭”范围的清晰界定。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强,同时也带来了家庭范围的模糊和交叉。父母、子女始终是一个家庭,即使子女结婚之后和父母仍旧部分彼此。很多子女希望身体尚佳的父母能够帮忙料理家务、照看小孩,或是子女在婚后仍旧与父母同住,父母更乐于儿孙绕膝,一家三代共享天伦之乐。
西方人的家庭范围清晰,一对夫妻加上儿女,两代人组成了核心家庭。儿女成人后一般都自立门户,他们宁愿租房也不愿与父母同住。父母也丝毫没有将子女留在身边尽孝的观念,他们认为生儿育女是自己的事情,父母没有为子女当保姆的义务。美国的法律规定父母抚养子女是必尽的义务,但没有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
为什么要“孝敬”不要“孝顺”?
有个小故事:孔子的弟子曾参问孔子:“冒昧的问您下,子女顺从父母就可以说是孝吗?”孔子立刻回答道:“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当父母有不义的地方,就要设法婉转的去劝阻他们,这样才能使他们不会陷入不义之中。如果一味的顺从,使父母陷入不义之中,这样又怎么能够称为孝呢?”
孟子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然而孟子并没有说出其他二不孝具体是指什么。后来汉代人赵岐指出:“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屈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其中第一种不孝就是一味的顺从父母的话,陷父母于不义。
这么说来,孔子并不认为不听父母的话不是不孝顺,孟子甚至认为盲目服从反而是不孝了。用所谓的“孝道”进行道德绑架,胁迫孩子们顺从父母的意思,如果不接受就是不孝,这肯定不是孔子、孟子的原意,也不该是我们的历史文化。
反抗权威是青春期成长的必然
西方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曾经提出一个“俄狄浦斯情节”的概念。大意是表达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直不能摆脱对父亲或母亲的依恋,在成年后会出现情感上的心理包袱,在心理上一直处于未断乳的状态,影响自身健全人格的形成。
虽然这个理论受到了很多质疑,但是它揭示出的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挑战父母权威的事实却是不容质疑的。还记得电影《摔跤吧爸爸》最后一个片段,在获得世界冠军后,吉塔在众目睽睽之下,历经酣战,把父亲压在身下,坚定地对爸爸说:“这是我学到的,爸爸!”
反权威是青春期的主要特点,因为要长大,首先就要反权威。真正的长大,是敢于挑战权威。一个连父母都不敢挑战的孩子,怎么去挑战权威,怎么挑战世界呢?虽然,这样的击败对父母来说都是非常残忍的,但是对孩子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仪式,借助这个仪式,孩子才能真正长大,拥有独立的意思。
这种爱的碰撞应该怎么应对呢?对父母来说是放下权威,让孩子成为自己。那我们作为孩子应该怎么办呢?首先,不要纠结于这种碰撞,要知道这是你成长中的必然,不要因为有了碰撞而去为碰撞纠结、郁闷,顺其自然就好;其次,要把碰撞变成成长的历练,而不要变成情绪发泄的轮回,要用你的知识、能力去反抗权威,而不要用你的情绪发泄去敷衍权威;最后,忘了这回事吧,本身就不重要,何必庸人自扰之呢?
设想一下,如果你成为了父母会如何?
你会接受孩子一直学习成绩不好吗?
你会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对象,凡事有商有量吗?
你会在孩子没有做你认为对他好的事情时换位思考吗?
课后思考:怎么样才能把家建成一个温馨的港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