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到“文”,历经专业成长的裂变

——就“一节课”做出“一篇文”的三种基本样式

文 | 迷恋语文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主题是“从课到文,历经专业成长的裂变”——就“一节课”做出“一篇文”的三种基本样式。

教学论文写作何以“畏惧”

很多老师畏惧写教学论文,甚至一度达到了谈“文”色变的程度,可能存在着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

动机上追求功利,不注重“内需”

一旦写作动机出现偏颇,一味将写作与评优评先,骨干评选、职称晋升过度挂钩,就会走向“急功近利”的死胡同,试图快速取得成效,就容易遭受“欲速则不达”的打击,于是便开启“病急乱投医”的模式。

事实上,教育教学类写作,是一种必需。只有真正用写作带动阅读,推进实践、积极反思、形成经验,让每一次动笔实践成为专业成长的一次拔节,清晰地看到“写作”给自己带来的成长,写作才能水到渠成,专业成长才能顺水推舟。

动力上忙于事务,不注重“学习”

教师工作的繁琐、零碎,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却不是疏于动笔的理由。身忙则心死,每天被繁杂的事务缠绕,缺乏阅读、学习和思考的空间,最终只能停留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摸爬滚打,离真正的教育渐行渐远,也与专业发展完全脱钩。

日常的繁琐事务,很多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但“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就看你愿不愿意“挤”。所以,我们需要智慧地调整自己的工作质态,用“主动学习和阅读”转化繁琐事务,另辟蹊径,用“论文写作”杀出一条血路。

实施上讲求形式,不注重“过程”

或许,我们在行政推动和要求下,也会从事一些实践、尝试和研究,比如新课标颁布了,课题组成立了,要求上一节课,体现新精神、新理念,但更多的是讲究形式,而忽视了真正实施的过程,收获甚少,甚至一试罢了,最后还是不了了之。

由此,自然无法捕捉最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写论文自然也就成为了一种奢望。即便写出来,也是无病呻吟的空谈。

选题上过度宏观,不注重“聚焦”

我现在所在的学校,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比比皆是,也有华东师范大学的博士生,他们有着丰厚的理论基础,经历过扎实的专业训练。他们的选题都很宏观。每一篇文章都要经历关注实践、确定主题、收集阅读文献的准备工作,才会动笔。

所以,宏观,并非不好。对于我们初写论文者,不妨从实践层面的小话题、微话题入手。

正因为此,我把本次分享的主题关键词定位于“从课到文”,就是要交流如何从我们实实在在的“课”中,捕捉素材,写出一篇文、一组文、一类文。

当然,这里的“课”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可以是自己执教的公开课,也可以是与团队成员一起参研磨的课;可以是自己成功或者失败的常态课,也可以是参与活动听到的一节名师课、专家课。

总之,从“课”出发,以实实在在“做”的形式,写出一篇文,应该是我们一线草根教师从事教学论文写作的起点。

下面,我就以自己所教学的“课”写出并发表的文章为例,和大家分享这一类文章撰写的三种基本样式。其中,涉及到的都是语文学科案例。好在写作的规律和方法是互通的,其他学科的老师不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实实在在的干货不多,重在与大家交流和学习。如果今天的活动,能够让你有那么一份写作的冲动,就算我的交流有价值了。

样式一:“蓦然回首”看蜕变

——展示“磨” 的历程

这一样式,主要真实、客观地呈现公开课的磨课过程,通过回头看的形式,紧扣教学策略的调整、教学效果的变化,在对比中辨析策略优劣,形成经验,促进写作与教学能力的协同并进。

下面先从三个当初在宜陵小学执教的公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写作体会。

【案例一】

三遇“于谦”——《石灰吟》磨课历程感悟

此文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学

这篇文章所写的是咏物诗《石灰吟》。这首诗我前后教过好多次,每次都有收获,每次教法,都有变化。燃起我写这篇文章的热情,缘于宜陵小学举办的首届“东陵之春”活动,我执教了这首《石灰吟》,自以为非常成功,有了明显地突破。最终,这篇文章发表于《小学语文教学》。

【心得一】写前后对比

紧扣不同,对比差异,反思根源

磨课的价值在于发现问题,做出针对性调整,前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差异,就为我们提供了最真实、最鲜活的思考和值得提炼的素材。

基于此,从根源上反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努力做一个明白人。切不可“不行,就再试”“行了,就拉倒”。

把这些不同的内容、对比差异以及反思的原因提炼出来,就是一篇发展性极强的好文章。这一类文章,有试错、有反思、有调整,深受一线教师欢迎,也是杂志社较为青睐的文章类型。

聚焦三次执教所调整之后的不同之处,

《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第一次执教时,忽略了咏物诗的文体特征,将其视为一般性古诗,依循着“诵读古诗、理解古诗”,虽然有借助石灰猜测诗人特点的步骤,但只是一个硬性任务,事实上咏物诗的人和物完全分道扬镳;

第二次执教,摒弃机械理解诗意的做法,将石灰制作的过程与于谦的生命遭遇对应起来,引导学生发现“石灰即人,人即石灰”,从而凸显了咏物诗“人即是物,物即是人”的特点。

第三次试教时,我正在读《苏菲的世界》,其中一个观点“由童年看一生”,相传这首诗是于谦12岁时所写,石灰一生的命运和遭遇,不仅是于谦一生遭遇的映射,同时年少的于谦写出这样的诗歌,其实也就注定了其一生的发展和最终的结局。这样的解读融入教学中,无形之中将古诗的学习提升到哲学认知的层面,给课堂增加了靓丽的一笔。

通过前后对比的方式,将三次执教的经历过和体会呈现出来,既对其他教师具有借鉴、防错的效果,又是也是对自身教学的梳理和提炼,是一件极具价值的事情。

【案例二】

开掘生活之泉,让“小能人”跃然纸上

——发表于《小学语文导学案》

这篇文章源自于2011年,我参加的“扬州二分明月”课堂教学比赛,当时执教的是一堂习作课“身边的小能人”。我清楚得记得,这节课前后十多遍,先后得到过潘校、朱校、刘主席、尤主任、汤永宽校长、马琴老师的指导。最终,这篇文章发表于《小学语文导学案》。

【心得二】写难点突破

忌大:聚焦深入一点;

忌空:提出有效方法;

忌假:密切关注变化。

样式一,写磨课过程,绝不是胡子辫子一把写,应该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尤其是遇到的障碍“聚焦”而写。所以要“忌大”,避免什么都说,但最终什么都说不清,要选择一点,深入而谈。

这节“身边的小能人”,我最关注的就是学生选材。第一次层次的几次试教,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选材面广,什么书法小王子、故事大王、唱歌小百灵,都太老套。这说明学生并没有打开视野,关注生活。

所以,我将这篇文章的中心定位于“开掘生活之泉”,始终围绕着如何紧扣生活,帮助学生写好这篇习作。

更要忌空,磨课类文章,说到底趋向于实操类,教学是如何调整的?是基于怎样的思考而调整的,实实在在地写出来,提供真切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建议。写的过程,不仅可以内化专家、同伴给自己的教学建议,更能够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下,有效地付诸于实践教学。

比如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喜爱的文体活动;发问卷调查,让他们写自己崇拜的小能人非常丰富。比如电脑杀毒高手、那几年流行的溜溜球、河边打水漂、扔飞镖等,一下子生活的气息浓郁了,选材的范畴也更广了,更坚定了课堂调整的方向和写作的中心。

最后是“忌假”,不行就是不行,失败的调整也是财富,也是素材,同样也值得写。比如第二层次的几次试教,方向对了,效果有了明显好转,但还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实事求是地写出来,继续加以调整。

整节课、整篇文章,始终围绕着重难点——链接生活,教学比赛结束,稍加整理,一篇真实的文章就是这样“做”出来的。

【案例三】

由知识本位向语言情感本位的飞跃

——发表于《教学与管理

这篇文章写于2012年,但真正上这几节课还要追溯到2004年我在二姜小学的时候。当时,我带着《莫高窟》一课,踏进宜陵小学参加片区预赛。我清楚地记得陪着我一起到宜陵小学参加比赛的,有我的师父、现在塘头小学的吴圣良校长,还有我们的华震主任。

比完赛后,当时还没有写文章的意识,就一直搁置了。后来,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颁布,提出了“语文是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也正是这一理念的提出,开始了语文教学近十年的“语用训练”热潮。

后来,我敏锐地回想起, 2004年执教的这节《莫高窟》就非常符合新课标的理念,于是重新翻阅一篇篇磨课时的教案,前后对比中发现,教学调整的轨迹,正符合了新课标对传统教学理念的更新迭代,所以立刻动笔,写成这篇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上。

【心得三】写热点话题

凸显本质:学科味

高度前瞻:预见性

由于是几年之后的整理,我有意识地将将磨课过程浓缩为三次,并故意将第一次试教的不足点,设定为新课标理念所着力否定的做法,以顺应新课标颁布所形成的教学改革。

第一次试教,关注文本讲了什么,聚焦于信息资源,而忽视了对语言文字的训练;

第二次试教,则与11版课标的理念对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将当时教学提炼为切合新课标理念的四个标题:语言感知的具体化、语言积累的形象化、语言触摸的立体化、语言运用的外显化,凸显了语文课程的学科味。

第三次试教,回归人文情感的本位,也是我向新课标理念的一次迎合。为了谨防老师打着“语用”理念的幌子过度训练、生硬训练,11版新课标,针对语文课程属性定位提出了“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统一”的原则,积极倡导浓郁人文内涵、强烈情感本位的课堂教学,所以我在写第三次试教时,有意识地增设了这个层次,完全对应新课标理念。

这是我第一次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其实说实话,这篇文章并没有特别之处,就是投机取巧,紧扣了特点话题,以高度前瞻的预见性,捕捉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对了杂志社的胃口。

顺带说一句,2022版的新课标热点话题更热,立德树人、素养导向、情境创设、任务群、核心素养中的文化自信等,大家都可以在课堂中尝试,然后做出自己的文章。

样式二:“棱镜”照出“万花筒”

——捕捉“深” 的话题

【案例四】

设置纵深结构,让阅读分享从零散走向统整

——发表于《教学月刊》

这是我在苏州指导徒弟执教的一节课公开课。整篇文章写的就是我们在磨课过程中所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

经典文本,字字珠玑,值得学生品味、关注、借鉴的地方可谓比比皆是。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个矛盾,不让学生充分地交流,似乎并不尽兴;但如果将所有价值点一网打尽,又会形成新的尴尬。

【心得四】掘地三尺,解决问题

发现典型问题

深入反思原因

切实提出方法

密切关注效果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要善于从中捕捉问题,发现问题后加以调整,不仅是我们教学能力地一次生长,更是积累可贵的写作素材契机。

确定一个支点,让零散资源向文本主旨聚拢

林冲洪教头是“对手戏”,设置了组块统整资源的方式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收获,就是关涉到两个人具有对比性的资源,从零散走向的聚拢;

同时,引入辩题:林冲唯唯诺诺,究竟算不算英雄?用思辨的方式,使得学生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从课文中提取信息,更赋予了思辨式解读,也相机实现了认知层次的提升。

明确一个目标,让零散感知向表达核心深入

搭建一个台阶,让零散发现向实践运用转变

在这篇文章文中,我先是直言不讳地开宗明义,直接指出问题,并指出了这一问题所造成的危害,随后分别从支架、目标、台阶等三个方面,将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描述出来,着重描述了如此调整的理由和最终达成的效果。

事实上,这篇文章能够发表的首要原因,在于磨课时所设置的一系列改进措施。发现问题了,就及时解决问题,而且要不满足于一个步骤、一个维度、一个策略,而是形成了一个策略体系,时刻提醒自己,能不能再走一步。再走的这一步,往往就能突破原始经验的束缚,就能对其他教师形成启发,就能进入杂志编辑的法眼。

【案例五】

让“体会生动表达”与“感受细致观察”并进

——发表于《语文建设

这篇文章是在指导我校一名青年教师参加赛课后写的,执教的是统编版教材四上《爬山虎的脚》。这节课最终获得了一等奖,并杀入市赛。市赛要求重新抽课题,未能在市级层面展示。

这篇文章的写作中心,其实与课堂教学无关了。因为当时我们的磨课已经非常顺利了,老师的素养也很高,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参与比赛,成绩也一定不错,但我后来节外生枝,发现了一个不足。

【心得五】节外生枝,拓展联系

既要沉浸课内,

也要跳出课外。

这篇单元设定的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常态的教学都会将重点设置在“体会表达”上,而对于“观察”,只是顺带一下。后来,我们发现正是“细致观察”,才会有“生动表达”。同样,体会生动表达,也是帮助学生顺势发现、还原、积累作者观察策略的基础。

我们的课堂将两者之间割裂开来了,体会语言归体会语言,感受观察归感受观察。事实上,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这既是可贵规律,也是编者如此设置语文要素的基础。所以,我们打破了原有的设计框架,紧扣三个核心语段,设置了这样的调整板块:

“叶” 远远看:理解语言,还原观察

“脚” 近近看:辨析语言,推理观察

“爬” 天天看:显化语言,演示观察

这篇文章的素材就源自于课堂教学之外,所以我们既要将关注思维聚焦在课堂之中,但也需要警惕“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尴尬,时常跳出课堂,从另外的维度捕捉素材。以别样的视角,重新审视教学,也许会有完全不同的风景。

后来这篇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语文建设》上。

【案例六】

从“粗暴削除”到“创造加工”

——发表于《教学月刊》

下面再举一个例子,这篇文章的话题小得不能再小了。统编版四上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这个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一组关于“长话短说”的训练,要求学生体会两个句子表达上的不同。

就这一道训练题,我写了一篇3000多字的文章。11月份刚刚发表于《教学月刊》。还没有上传知网,不太方便截图,这里截的是原稿的图片。

【心得六】微中见著,探明深意

往深处走

往广处延

就这样一个源自常态课的一个板块教学,可以写出什么样的文章而又发表出来呢?我从教学实践中构思了四个层面的话题:

一、避免错位:长话短说,并不矮人一等

二、避免极端:长话短说,不能丧失审美

三、避免机械:长话短说,不能异为缩句

四、反思范本:长话短说,不能丧失情感

第一方面源自于学生的习惯性错误认知,具体的、丰富的、字多的,肯定比简单的好。首先拨乱反正,在“体会表达不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简约表达的价值;

第二方面源自于“长话短说”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至简,以致于“短”得不像人话,只关注简化信息,不仅改变了表达习惯,更丢失了原句中的价值意蕴;

第三方面则是针对直接将“长话短说”与“缩句”等同起来的现象,防止将“长话短说”异化为“好话硬说”;

第四方面,长话短说是基于具体生活场景下与之匹配的说话方式,是为了更加快捷而简洁的传递信息,但有些信息是显性的,有些信息是隐性的,比如字里行间所传递的情感,这不是一刀切所能传递的。所以,提出了不能丧失情感。

整篇文章,从一个小主题、微主题入手,分别从认知、审美、实践、思维等四个的维度展开撰写,充分从学生思维认知特点、学理逻辑、表达规律等深层次,对“长话短说”进行了阐述,将一节课的一个板块往深处走、往广处延,在这样“微中见著”的过程中文章就一步步浮出水面的。

样式三:推开“微窗”看“大江”

——扩展“厚” 的主张

【案例七】

小古文教学内容的研制与教学策略

——发表于《教学与管理》

谈到课,对专业成长的作用,更无过多的赘述。名师的好课,值得好好研究,更多的老师是模仿,把名师的设计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但是很多时候都是东施效颦,效果并不见得有多好!即便效果较好的,也是一上了之,从来不总结。

我以为,对名师课的研究,必须要经历从模仿到提炼,直至归纳的过程。

看下面一个案例。

2019年统编版教材刚开始使用,对于我们之前使用苏教版教材的老师而言,小古文正式成为教科书中的一种文体,还是首次遇到。统编版小古文究竟该怎样定位?用什么方式教?如何针对学生的具体学情和单元语文要素,展开针对性教学?甚至是都可以提炼出小古文教学的一般范式?

我曾经花一段时间揣摩过这些问题?但始终不得而解。后来,苏州园区高研班的一位同仁赵源林老师执教小古文《王戎不取道旁李》,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根据听课笔记,细细揣摩了赵老师的设计,并专门讨要了赵老师原版的教学设计和课件。

统编版小古文一共15篇,其中13篇写小孩子思维的故事。所以,我在几次尝试后,提练出了小古文教学的五字诀:读 解 激 探 拓,针对小古文教学内容研制与教学策略,写了一篇文章,发表于核心期刊《教学与管理》。

而这篇文章的核心点,就源自于赵老师这节课的启发。

【心得七】扩出一种策略

向名师学习

联系自我教学

这篇文章,有范式教学的策略方向,也提出了学生学习小古文可能形成的学情障碍,更提出了策略方向下具体的教学策略。

这就是从一节名师的“微窗”课堂,扩展出一种“策略”和“范式”,看到了广阔的“大江”风景。

【案例八】

三篇“单元整合”的文章分别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语文世界》《语文教学与研究

现在非常流行的整合策略、大单元思想,其实我们在2017年就已经提出了。但由于水平有限、能力不足,没有能够做大做强,但也从一节节课开始研究,设计、实施、反思、提炼,前后发表了几篇文章。

分别是:

整合策略,让古诗教学效益1+1>2——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

整合策略:单元视角下教学资源开掘运用的新视角——发表于《语文世界》

单篇教学终觉浅,绝知此文要整合——发表于《语文教学与研究》

【心得八】出一种主张

从现在出发

关注一个方向

形成一种主张

所以,当我们站稳讲台,形成思考意识,并不断付诸笔端之后,不妨从当下开始,选择一个方向,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在备课时创新设计,在设计后扎实实践,在实践后积极反思,在反思后形成主张。

第一篇:统编版诗词有着鲜明的共性,是统一主题下的不同部分,整合从古诗词入手,设置了内容为核心、表达为本位、诗人为轴线的整合举措,文章中所有的案例,都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凭空捏造,而完全来自于我们实实在在研究、尝试的各种“课”。

第二篇:是从单元层面入手,本着单元教学资源的重组、配置、拓展,开发全新体系下的新资源,所有的案例都是我们当时做的一个课题。

第三篇:是为了我们“单元整合”课题结题,对这一理念所做的一次综合性、全面性的梳理,也是我迄今发表篇幅最长的一篇文章,7000多字。所有的课例,均来自于教学实践中的主张。

最后的主张,不是一个散点的冒然提炼,而是基于众多教学课堂的不断蓄积,不断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量变引发质变。但主张的基础和源头,都是一节节实实在在的“课”。

【案例九】

语文要素落实的“十不该”?

——多篇发表于不同杂志

2019年统编版教材开始实施,最大的不同,就是语文要素地落实。这既是当时的热点,更是践行和使用统编版教材的重要抓手。

当时,我们的教研员早在统编版教材实施之前,就参与到教师用书的编写,我也有幸参与其中,然后各种统编版教材培训也好,教研活动的磨课、担任评委等,都绕不开语文要素。后来,我利用一个寒假的时间,把自己所听过的课,针对语文要素落实和转化,进行了梳理,归纳出语文要素的十大问题,写了十篇文章。

【心得九】扩出一种方向

选择一种方向

课堂坚持尝试

形成系列思考

积累系列经验

写出系列文章

这十篇文章,我每隔一段时间,修改一下,就投一篇,弹无虚发,目前已经发表6篇,还有一篇定在明年年初发表。这是我从知网的截图。

最近,我准备写新课标在教学实践中的践行、与统编版教科书的融合,目前在《教育科学论坛》发表一篇,希望这是系列文章的开端。

所以,我们在经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写作有了一定的认知之后,不妨选择一种方向,课堂坚持尝试,形成系列思考、积累系列经验、写出系列文章。

综上所述,“蓦然回首”看蜕变,旨在回顾历程;、“棱镜”照出“万花筒”,重在构建写作话题;推开“微窗”看“大江”,倡导形成理念。

不要小看我们每天都上的那一节“课”,它是我们专业成长的沃土,更是写出一篇文、一组文的摇篮。

所以,最后想和大家说一句:就“一节课”写“一篇文”,大有文章可“做”。

好了。啰里啰嗦,说了不少。

其实,就像我一开始所说的,干货几乎没有,更多的是我从一节课到一篇文的写作体会,如果能够给大家一丝启发,促动大家动起笔来,我想今天的分享也就达到目的了。

感谢大家的聆听,如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最后,再次感谢宜陵小学的各位老领导、老朋友、新同事,欢迎大家疫情过后,到苏州来玩!!再见。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