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有强大的记忆能力,一目十行,过目不忘,那将是多么夸张的人生啊!在幻想的同时,我们扪心自问下:我们都了解记忆吗?我们特意锻炼过它吗?估计大多数都和我一样,基本都不清楚。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简单了解下记忆,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助到自己的。

确实该简单了解点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这种经验可以是知识内容、也可以是感情感受、还可以是动作或情景等,能记的内容很多。同时,过去的经验越深,调用这段经验越频繁,反映(记忆出来)就越容易、越清晰、也越长久。这也符合量变(记忆次数、调用次数)产生了质变(记得特别清晰)的原则,质变之后(记忆深刻后),就不再那么容易忘记了。

记忆的过程分为三步:

识记(初次记忆)、保持(记得更清晰和牢固)、再认或再现(调取记忆,再认是选择题、再现等于填空题);前两步是向大脑输入,第三步是从大脑中提取和使用。

识记和保持,都是输入

记忆按照时间上来说,分为3类:

1)瞬间记忆:1秒以内,走在大街上,随看随记,下意识的,当然也随过随忘,因为不是刻意注意,只是留下了淡淡的印象。

秒记看到的一堆吃的,短期只注意到了东坡肉

2)短时记忆:1分钟以内,读书时,我们是刻意注意,不再是随意的,所以,很多内容我们会更多、更深的印象,但大多数内容可能会很快忘记。

3)长时记忆:比如考试前的复习,既是非常刻意的注意,又是多遍的学习-复习,记忆自然更深、更容易记得长久。如果再是自己非常熟悉的领域、自己很感兴趣的内容,就更容易多看,更容易印象深刻,更容易被记忆。

同时,记忆的能力和5个因素有很直接的关系:

1)大脑的能力:

自己的大脑,天生的能力、后天的营养、使用的多少等都不一样,所以,人与人之间,大脑本身的能力就会有很大差别。人在2-3岁时,就开始了记忆,直到高中前后,记忆达到人的顶峰,后期不加刻意练习,就无法再提高了,可见,青少年的记忆锻炼、大脑的锻炼是很重要的,因为过时就不候了。

高考时节,记忆巅峰

2)熟悉的程度:

越熟悉的东西、越了解的领域,记忆起来就越容易。走在学校和家庭的两点一线上,熟悉得已经厌烦了,但记得很多细节;国外旅游走过的街道,基本一会儿就忘;因为熟悉程度不同。当然,熟悉的程度和自己的经历、兴趣、爱好、特长都有关系,喜欢什么就会多接触什么,长于什么就会愿意多学点什么,所以就更熟悉、更容易记忆住。当然,想要熟悉,就需要更多接触、更多使用,在记忆中,确实是“多劳多得”,在某一方面。

3)情感的喜好:

情感上特别喜欢的姑娘,你会记得每一个细节;情感上厌恶的事情,虽然被深埋心底不愿被提及,但也会记得很多,久久无法忘记。不论好、还是坏,你的情感对那么深刻感受过的,总是念念不忘。

周华健说:让我欢喜让我忧

4)记忆的策略:

好的方法不但容易记住,而且记得好久。比如,心理学将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次要特质。我们用“首中次=手中刺”就容易记忆,也会记得更久。人在小学之前,基本是无法形成有效的记忆策略的,而进入小学后,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记忆策略,未来我们也专门研究下。

同时,每种不同的内容有其适合的记忆编码,用对了编码就更容易记忆。比如图像编码需要用视觉编码(多看);声音编码是多听;文字编码如果既多看、又多听,那么效果就更好。现在理解了,为什么上学时,老师总是让全班大声诵读,就是如此。

终于理解了老师的苦心

5)干扰和衰退:

人记忆总是受到各种干扰而出现混乱和遗忘,前面已有的记忆影响了后面正在学的,叫前摄抑制;后面新学的扰乱了前面已学的,叫后摄抑制。类似的内容确实容易相互干扰,这就需要去刻意区分,好像做习题,特意去看错题一样。正是因为前后记忆会形成干扰,所以,我们的首次记忆和最尾记忆倒反而更清晰,成为首尾效应。我们记得最初见到的她,也记得昨晚最后一次的谈话,但中间很多记忆,都逐渐会模糊、被干扰得混乱。所以,出门前好好收拾一下,帅气逼人,谁让人家对你的第一印象会非常深刻(记忆)呢!

记忆内的打架是太正常的!

衰退是人的自然生理现象,老人的大脑生理机能衰退,自然会记不清很多事儿,同时,也符合一个老年人遗忘的规则:先忘记近期的、再忘记远期的。我们教老人学习使用手机,他们总是记不住;但说起他们的“想当年……”,他们却可以滔滔不绝,就是最好的证明。

衰退不但是对老人,也对过了青年的大多数人。记忆在16岁左右达到高峰(可能是应付高考这一最重要的人生时刻吧!)之后,不经过刻意注意或特别训练,都会逐渐衰退,只是程度从不明显到逐渐明显罢了。遗忘也有其规律:先快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度。这是科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大多数人都如此,不用焦虑。

想要记住,就需要多调用,多使用

总之,记忆就是如此,既有其自身的输入规律,也有其遗忘的规律,多数人不经过刻意练习始终无法跳脱,所以,也不用为记忆下降而有任何自卑或焦虑。同时,也要把握住的几个增加记忆的秘诀:

1)接触多的、专业内的、调用多的,就会记忆深刻,且理解更好、融合更自然、记忆就更加深刻;先做到“专精”,再扩大范围实现“广博”,什么都学、什么都要记,效果也许并不好;

2)用合适的记忆编码、用巧妙的记忆策略,就更容易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以巧破千斤;死记硬背,肯定不是好办法;

3)好脑子不如烂笔头,要不就写下来(生活日记、读书笔记、工作日志),同时,用手写一遍肯定又加深一遍印象,更容易形成深刻的记忆。

最后,用一个词来总结记忆:用进废退。用得多,效果好,不常用,就长忘。

下一期,该聊聊人类的思维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