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评改试卷时,常常会听到数理化等科目的老师向语文老师抱怨:“学生连题目都读不懂!审题不会‘咬文嚼字’怎么会做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中流砥柱钟南山院士近日与大家分享学习体会:“学好语文最关键,学好语文才能对事情进行分析,进行综合和总结。”

最近,由武汉发布的32张抗疫感恩海报获得了无数点赞。“下个烟花三月,一同登楼望春风”“八闽来助,江城有福”……32处美景,配上32句各具特色的美言,让人觉得美好又充满希望。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回应美方诋毁中方的抗疫努力:“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此话为孟子所言,意为做事不成功,就要从自身找原因。大批网友纷纷赞其“驳得好”的同时也感慨:“不学好国学知识,中国话你都听不懂!”

学生小陈经常在班上宣扬语文学习无用论,作为小陈的同学,读了上述材料,你对语文学习有何感想?请你写一篇驳论文来反驳小陈。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范文点评:

心向语文,云胡不喜 (54分)

【标题点评:化用诗经“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句子,直击观点,且借诗句营造出与所写对象相符的意境,足以博取阅卷老师好感。】

中华民族泱泱大国(病句),华夏文明浩浩汤汤。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抑扬顿挫的诗文经,我们能在五千年国学的传承中成长,何其有幸!【开篇先声夺人,以抒情笔调强势切入论题,这是论说文值得提倡的一种常见开头,在不动声色间把读者带入论题。

然而世殊事异,在理科当道【言重了】、物欲横行的当代,从身边同学到成人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宣扬(持)语文无用论(的观点)。他们认为语文就是会说中国话,就是一本本印有油墨的纸张【语文是纸张?】明明造价低廉却售价高昂,他们声称数理化才能锻炼大脑,助你盆满钵满,助你娶妻生子,走向人生巅峰。【承:点材料,树立批驳靶子。】

诚然,(从)功利角度来看,理科专业确实更加有价值【不尽然】,但理科专业真的只需要理科知识吗?(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疫情防控的中流砥柱钟南山院士分享体会说:“学好语文最关键,学好语文才能对事情进行分析和总结。”平时考试时看似深奥难懂的数学题,它所设的第一道关卡,难道不是语文学科范围的审题吗?《残次品》《默读》的作者毕业于上海交大的数学系【如果换成刘慈欣的例子,则更具典型性】,仍选择扎身文学而成就斐然,【所学为理科专业而从事文学写作之例,此处似乎没就论点讲清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理是相辅相成相依相生的,没有哪一个高人一等,没有哪一个虚张声势,皆非一无是处,更无独步天下。【针对社会重理轻文这一现象展开驳斥,但是并没有一味贬低其他科目,体现了一定的思辨性。如果能在具体阐述中紧扣观点,结合事例进一步论述观点,会让论述更有力度。从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语文”概念内涵认识还有些模糊。】

其次,语文绝非止于黑字白话,它是人们心灵碰撞的火光,是延续永恒的记忆,是颠扑不破晶莹闪烁的华光,是纷繁俗世中心灵的小憩之处,自我的安置之地。【运用排比,点明文学对人生的意义。但说服力似有欠缺。】人生多苦辛,文学是欲望的暂停,是渊明不带惊恐的逃跑,逃至无人之境便成了文人隐士,静享文学之妙,而非车马喧,甚妙,然而不能。于是【为什么是“于是”呢?】威猛如魏武,月明星稀之夜,寄无枝可依的喟叹于文学。豁达如东坡看庭中积水空明树影绰约如藻荇交横竟也放纵自己兴起时不再来的寂寞。他们以语文,在跌宕的人生中,劈开方寸宁静,聊以抒怀,他们在文学中得到升华,而我们面对珠玑之言看到了自我看清的内心。【举陶渊明曹操苏轼三例,阐述语文中的“文学”。从整体来看,使得文章论述角度较为单一,削弱了文章的说服力。另外,语言表达细部待进一步加强。】

语文是神圣的,它不逊于任何亦不争先于任何,它自在于历史的长河,给文人墨客,给莘莘学子,给精英阶层,给贩夫走卒一份宁静致远自留地,可见语文无用论乃无稽之谈。【总结,收束论述的阐发,为下文做结奠基。】

学习语文是一时一事,更是一生一世。同学们,凭借岁月赐予我们的年轻头脑和满腔热情,埋首于书案,谈吐于墨香。擎起语文的火炬劈波斩浪。开创辉煌未来。【“同学们”,很有现场感。“开创辉煌未来”句突兀,而且虚假。】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传承,少年当立鸿鹄志,心向语文胡不喜,愿总有一杯月色让“少年心事当拿云”。愿总有一片汪洋壮阔让“恰同学少年”的我们奋不顾身,愿你我都解语文之妙,此身尚存此心不灭。【回应标题,发出倡议,是结尾常见套路。但此处结尾似有言过其实之嫌。】

【总评】:本文能结合材料,对“语文学习无用论”的观点展开反驳。文章先树靶,后驳斥,比较熟练地运用驳论技巧,颇有章法。分析了错误观点的深层原因,可谓透过现象看本质。但因为对语文学科内涵缺乏必要的思悟和积累,就“语文之用”这一块说理不够透彻,同时,也因此而导致论述角度比较单一。

2

功利落尽,诗意悠长 (53分)

【标题点评:只字不提语文,但题意从语文学科特点中化出,是一种更高明的点题,观点鲜明而富有想象性。】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许多学生乃至家长的观点,语文逐渐成为一门不被重视的学科,甚至宣扬语文学习无用论,语文学习真的无用吗?答案是否定的。【单刀直入,言简意赅,立靶打靶一气呵成。】

若说语文“无用”,这本是一个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看法。语文的“无用”之用,体现在其积累的过程。【分论点的提出过于绝对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语文学科需要经过漫长的积累,最终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类似于聚沙成塔,水滴石穿,博大精深的语文学科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而语文学习无用论只是那些急功近利之人的独断之词罢了。【直接批驳对方观点,透过现象—语文无用言论,剖析本质—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可谓击中要害。提醒:一段中,不要用重复的语句,尤其在开头结尾部分。】

语文学习有助于我们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若说数理化是平直的直线,规整的图形处处透露着严谨美,那么语文则是跳动的音符,满是灵性。【比喻论证,形象可感,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需要把感性与理性结合,语文并非只有轻飘的风花雪月,它更是一种思维。【诸如此类的话,其实都是观点,行文中要有论证意识,绝对不能只提观点而不阐述。】我是演说家》中一位演讲者说到:“当我到沙漠游玩时,我不想来一句‘哇塞,全是沙子’,而是可以吟诵一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语文的魅力在于此,它可以增强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例子举的很好,可惜议论没有打在点子上。此处可从两句的肤浅与深刻、视界与情怀等加以分析。依然可以纳入此分论点“理性与感性”。比如前句体现的是一种“快感”、一种“爽”、而后者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与感动,一种融古今于一体的视野,一种基于自身不可言说的孤独与古人在此的心领神会与接轨,一种纳天下与脑海的不声张……】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中流砥柱钟南山院士也强调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对事物的分析综合和总结离不开语文,一个人离不开感性思维,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语文素养的基础,国家扎根于此的文明需要语文学科作为载体传承,这样你还能说语文无用吗?【阐述分论点二,在缘事析理的时候,要注意事例与事例之间的承接与变化,说理上的内在一致性与时空上的距离感。同时,一定要结合论点加以有针对性的分析,不可一语带过。】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成为了文化交流的美好见证。“八闽来助,江城有福”记录了良陈美景,让人感受到希望与美好。【置身疫情之中,何来良辰美景?对所引话语缺乏内在分析,导致行文轻飘而与观点隔离。】同胞之间互相援助的深情。语文本身是一个寄托着希望与美好的科目,充满诗意,令人回味。语文,帮助我们人与人的温情,更唤起我们内心的责任担当,当读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时,我们不禁被他的忧国忧民所触动;当读到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正处彷徨的我们又能找到方向,当读到两弹元勋邓稼先的艰苦钻研时,是否在心中埋下一颗奉献的种子?语文带给我们的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别的学科无法取代的,它更像一盏明灯,照亮人生的路,指引我们去追寻远方。【活用课本素材,点明语文对精神的熏陶。建议在“语文,帮助我们人与人的温情…”处进行再次分段阐述。】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内容,也是人们生存与沟通的基础。感性思维的培养和感情的体验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此处又说回去了】可以说人的一生与语文密不可分,怎能说语文无用呢?【扣题意识】

【总评】:一篇不错的考场文,一篇错失良机的考场文。说本文不错,是因为作者对语文学科有她自己的理解,而且这种理解是非常贴近语文本质的。说错失良机,是因为本文完全有可能拿到满分,但在关键处力有不逮。我向来以为,所有的写作,都应该是基于识见的书写,而不是依靠方法的拼凑。所以,请同学们务必记住这一点,平时就要养成多观察,多思考的习惯。慢慢地,你就会观察,会思考了。平时不努力,考场徒伤悲。切记!

3

驳语文学习无用论 (49分)

【标题直接扣题,指向清晰明确,是驳论文拟题的取巧之法。】

俗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班同学小陈经常在班上宣传“语文学习无用论”,贬低语文学习的价值。这在我看来,是极其荒谬可笑的言论。【有对象意识,以小陈同学的身份来展开,这是题目情境中的一个重要任务。】究其原因,无非是应试教育的功利化让部分同学丧失了语文学习的信心。【树靶心,即确定驳论点,这是驳论文的起点。作者指出功利化应试教育是“语文学习无用论”的原因之一,归因过于简单,但符合“班上同学”这一情境,庶几可乎。】语文考试往往内容广泛,突击复习于语文考试无补,部分同学为了争求高分便将目光投向了只需突击刷题便能得分的数理化等理科,【将语文仅仅当做一种获取分数的工具】。

在当今社会,人文素养越来越显出其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人文素养深厚的人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坚定。而在培养人文素养上,语文教育功不可没。(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可以这样说,语文是百科之母,是任何其他科目的基础,【是人文素养提升的重要学科,一个缺失了人文素养的人,纵然在其他学科取得卓越成就,也终究会显得冰冷而无味。自然科学领域的诸多成功者,无一不对语文重视有加。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要打好基础,不管学文学理,都要学好语文,因为语文天生重要,不会说话,不会写行之不远,存之不久。”“学理科的不学好,语文写出来的东西文理不通,枯燥无味,诘屈聱牙,让人难以看下去,这是不利于交流,不利于事业发展的。” 苏步青也说过,如果说数学是各门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当年他担任复旦大学数学系主任时还曾说,要进复旦大学,先考语文,语文不及格,免谈。所以,大凡优秀的自然科学家,都有着扎实的语文基础和丰厚的人文素养,如“两弹元勋”钱学森具有深厚的古诗词功底,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写得一笔好毛笔字。鲁迅先生是学医出身,却成为文学巨匠】【教师点评:缺乏事实材料对观点的支撑是学生共性的问题,空泛地大谈道理是不能够说服人的。平时要重视积累,养成“言必有据”的论证思维习惯。】

语言文字是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方式。学好语文,才能读懂别人的意图,准确理解信息,任何书面考试都只是以文字形式呈现的(包括数理化)。至少得读懂题意,才能开始作答,否则就会南辕北辙。【因此,语文学习是我们进行语文建构和运用的载体,不学好语文就可能成为“目不识丁”的人,何谈其它的发展?】

学习语文,也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语文的阅读和写作】就是从广泛的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整合,再综合分析,提出结论。在现今的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能(准确有效地)筛选有用信息,【并对各种信息作出判断,才能不被纷繁复杂的信息裹挟,才能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这正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品质,也正是人工智能所不及人类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是只有在语文学习中才能培养的【可以通过语文学习得到有效的培养,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信息加工、传播、反馈等功能又是其他科目所不及的】。翻开报纸、打开手机、电视、网络,处处都是信息,处处都是语文,没有一定的语文思维能力,随时可能成为网络背后被人利用的工具。岂能说语文无用?学习语文,能让人领悟思想情感,陶冶情操。文学是艺术化的,它能让我们体会到超越日常琐碎生活的,甚至超越时空的人类永恒的思想情感。白居易的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道尽了千百年来多少飘零落魄的人们的苦楚;李白的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尽显飘逸狂放,让我们一睹盛唐气象。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也应适时脱身于数理化的题海,来到语文的世界里遨游,接受先人智慧的沐浴。【一个语文素养高的人,会对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虫一鸟,永存一份温暖而敏锐的感受,对生活永存一份虔诚与感恩。一个能够体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人不会暴殄天物;一个能够吟咏“执指之手,与子偕老”的人不会亵渎爱情;一个能够品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不会轻言离别……这就是语文学习带来的人性滋养。您可体会过这种因文字为带来的感动?如果没有,不要妄言语文无用。】

学习语文,也是一个人文化功底的展现【民族文化传承的需要】,【是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母语最大的责任。正如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借韩麦尔先生的话所说的:“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语文,汉语言文字,就是我们的标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并智慧地运用于生活中,积极的发扬中华文化。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引用孟子的言论,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一针见血恰到好处【地回击了对手】,又【】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力量,每当耿爽妙语连珠时,网友们就会调侃台下的外媒翻译们,因此学习语文是为我们注入中华文化基因,【让我们】领略中华智慧。此为语文之大用,焉能说无用?教师点评:主体论证部分,作者紧扣考题情境,从四个维度展开反驳论证,层次清晰,论证也较充分,缺乏的是行文内在逻辑的缜密。逻辑是论证文最核心的要素,论证文没有逻辑支撑,就缺乏说服力,甚至会出现自相矛盾、自说自话、主体不一、理据不配等问题。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议论文写作中引起重视。】

所以,作为同学,我真诚地】在此奉劝小陈同学,摒弃错误观念,重视语文,学好语文,全面提升素养,(做一个有大用的人)。

自然归结,再次呼应“小陈同学”这一身份,非常妥切。

【总评】:这篇考场作文扣题准确,能够紧贴材料情境展开论证,而且充分考虑到了驳论文的特点。开篇就确立了驳论点,从四个维度逐层展开反驳,有理有据,颇为不易。更为可贵的是,作者注意到了题目中“小陈同学”这是任务身份,论证语气贴切自然。作为一篇考场急就章,可圈点处虽多,然有如此功力,亦值得嘉许。

4

语文是根 (50分)

近来听一些同学说语文学习无用,可我认为语文是根。

的确,“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人们心中举足轻重。事实也的确如此,国家缺乏高科技创新型人才,而这些理科学科正是成为人才的基础。同时,我们在学校的语文学习,看起来并没有多重要。很多不怎么学习语文的同学有时考试分数却名列前茅,又或者有的语文很差却凭借其他科目的高分而站上了顶端并受到同学的崇拜。(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这样的现象不仅有,而且多。

可这就能成为语文无用、不学语文的理由吗?理科学得再好,如果连出题人的意思都领会不了,又如何做出题目?语文真正学得好的同学,又何时考差过呢?更何况,语文两字所涵盖的,本就不是你那可怜的肉眼可见的分数,而是内化于心的道德修养,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伴侣,更是一位中国人一脉相承的根。

语文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腹有诗书气自华”,自古以来的科举考试也都是四书五经,读书正是语文的一部分。一个人如果重视语文学习,多读书,咬文嚼字,就会习得不少道理,从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在人们的印象中,读书人总是那样有风度、有涵养、文明礼貌、宽容大方的样子,也正是因为他们始终在学习着语文。

语文是漫漫人生道路上的伴侣。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仙李白饱读诗书,游山玩水,大笔一挥便是半个盛唐。告诉友人前路艰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自己人生坎坷“多歧路,今安在”“大道如青天,我独不能出”,但现在有的人遇事不顺,不过一句“我太难了”而已。总是悲叹自然不是李白的风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无不显露着他的一身傲骨。可现在又有多少人只会说“加油”二字呢?学习语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会陪伴着你一同成长,隐匿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不走远。

语文是一名中国人的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语文也在其中沉淀积累,成为了我们的民族之魂魄。放眼望去,有哪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可与之相比?成语、俗语、诗词、文章、书法等等都是源自于语文的多样性,这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疫情期间身在国外的华人华侨,有许多都收到了附有毛笔书写的诗句的健康包,这些优美的诗句彰显着一名中国人身后时刻都有着祖国母亲的骨气。中华民族无时无刻不闪耀着它那独特的光芒,而语文则是光源,是中国人的根。

身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青年,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语文呢?读背古诗,写作文章,博览群书,认真地学习语文,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努力让世人都惊叹于我们的中华文化。

语文无用?语文是根。

总评】:

本文作者读懂了题意,能结合材料,以小陈同学的身份写作。先对“语文学习无用论”的观点展开反驳,接着提出“语文是根”的中心论点,然后从“语文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语文是漫漫人生道路上的伴侣”、“语文是一名中国人的根”三个方面进行论证。总体写作思路清晰,但论证过于简单,没有紧扣论点进行分析,说服力不强。虽能学以致用,但过多引用李白的诗句,缺乏分析,有堆砌之嫌。

高考模拟作文:“我辈”导写(附:写作指导及范文点评)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辈”一词本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是我们每个人似乎都能感受到这两个字蕴藏着当仁不让的责任感,昭示着义不容辞的“主场感”。无论何时,“我辈”都是一群让人心生敬佩的人,而你、我、他都可以成为“我辈”。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写作指导

这一写作材料极简,然而处处充满丰富的暗示性:“‘我辈一词本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言外之意,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一词被语言表达与具体事件渐渐丰富;这一词不仅昭示责任感与“主场感”,有时也会流露出郁郁不得志的“边缘感”,亦或是踌躇满志,志得意满的“昂扬感”,流露出怎样的含义,全看主体当时的个人处境与社会背景;“我辈”常常指的是一群人,单纯的个人无法成为“我辈”;你、我、他都可以成为“我辈”,无论是力挽狂澜的中流砥柱,还是默默无闻的劳动者,都可以成为这个世界的闪光点,成为“我辈”的一员。因此,本题充满了无穷的辩证色彩:简单与丰富,历史与当代,个体与时代,主场与边缘,个人与群体,英雄与平民,沉浸与疏离……

围绕此题,考生可以展开如下思考:

“我辈”一词本来含义是什么?现在,又具有怎样的含义、感情色彩?产生不同的感情色彩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我辈”可以是一群怎样的人?哪些人可以称之为“我辈”?

“我”能成为“我辈”吗?有必要成为“我辈”吗?“我”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够成为“我辈”?

综合以上问题,自由组合,以形成文章的主要架构。

时事素材

历经80年的责任

湖北省武汉市鄱阳街有一座建于1917年的6层楼房,该楼的设计者是英国的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20世纪末,即那座叫做“景明大楼”的楼宇在漫漫岁月中度过了80个春秋后的某一天,它的设计者远隔万里,给这一大楼的业主寄来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楼为本事务所在1917年所设计,设计年限为80年,现已超期服役,敬请业主注意。80年前盖的楼房,不要说设计者,连当年施工的人,也不会有一个在世了吧?然而,至今竟然还有人为它的安危操心!操这份心的,竟然是它的最初设计者,一个异国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素材评点:

责任可以是超越时空的。“异国”“八十年”,这两个词在令人惊讶的同时,也在警醒世人,责任是一种修为,责任会带给他人更多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5

例文:

奈何我辈孤且直

沈冰琛

鲍照在写下“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的时候,充满了有志不得伸的愤懑。然而我辈生逢其时,生活在一个鼓励追梦的时代,就使得这个词具有了别样的意味。你去细细地品味吧!当今,“我辈”读起来有一股直冲云霄的豪气喷涌而出。

这股豪气从何而来呢?

这股豪气,从为国呕心沥血的忠臣义士而来。自古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内外操持,只为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而备受排挤的屈原最后投身汨罗,留下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也有“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下了忠直的豪气。(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我,我辈,我国。“我辈”奉己为国,本就留下了一种激扬的气势,这就是“我辈”应有的豪气。

这股豪气,从为民族大义不顾自我安危的仁人志士中来。戊戌变法失败了,但谭嗣同等几位读书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为民捐躯,留下了一股无畏的豪气。虽处江湖之远,范仲淹不改忧国忧民本色,多次上疏议政,劝谏朝廷勿要“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给后世留下了一股热情的豪气。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有多少“我辈”奉献自我,义无反顾。他们令“我辈”一词充满了奉献的豪情。

是“我辈”一词本有豪气吗?不是的。是这几千年来,一个个“我辈”为国为民奉献了自我,把他们身上的英勇、忠诚、无私注入了“我辈”一词,这成千上万的高尚楷模让如今的我们一读此词,就会被其中壮阔的豪气所震憾。

我们不能只是感叹于先辈的奉献,应该勇于参与,做时代的“我辈”。

当然,在当今的时代下,我们不同于古时的忠臣良将,先贤圣哲,但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自己即可。莫振高校长, 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三百名学生上大学,帮助一批批学子圆梦;草鞋书记杨善洲,用六十年时间把大凉山的荒岭变为绿地,改变了家乡的面貌。他们都是当代的“我辈”。也许职务不高, 但他们忠于职守,热爱国家,心怀善良, 为“我辈”一词增添了温暖的色彩。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青年人只要有志于国家,都可以成为“我辈”中的一员。“2003 年,我还太小,17年后刚刚好。”在来势汹涌的疫情面前,不少90后选择“逆行”,奔赴抗击疫情一线,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有担当的青年人。疫情期间,华中科大学生王一苇主动报名一线志愿者,先后在武汉各大医院及社区进行志愿服务,累计参与搬运10000余箱物件、70000斤果蔬和15吨消毒水,为疫情初期的武汉打通了医疗物资的生命线;长安大学学生徐卓立不惧危险和恐慌,毅然决然随父亲奔赴抗“疫”一线,积极投身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中,被誉为雷神山上的大学生“基建狂魔”。他们没有因为年纪小就置身于疫情之外,而是选择无惧风雨,勇敢担当,为“我辈”一词注入了青春的色彩。

在如今这个昌明开放的时代,只要你愿意追梦,绝不会落入到鲍照那样孤绝落魄的境地。“ 奈何我辈孤且直”,在当今有了一种新的解读:孤,不是孤独,是把自己独立出来,专注于自己的事业;直,是忠直,是热爱相国,心怀人民。现在的我们,正是为“我辈”注入豪气的最好年纪,我们应该做好自己,心怀他人,成为一代响当当的“我辈”。

评点:

作者从“豪气从何而来”这个问题,深入思考,追溯历史,得出一个结论:“我辈”之所以充满豪气,是因为先贤圣哲奉献了自我,把他们身上的英勇、忠诚、无私注入了“我辈”,论述的角度不落窠臼。回到现实,作者继续思考我们应如何成为现在的“我辈”: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好自己,青年人更应身体力行成为“我辈”。作文以鲍照的遭遇、诗句开头,结尾又以时代的特征以及同一诗句回扣,浑然一体。

高考作文模拟备考:“奋斗”(附:审题指导及范文点评)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9年,国家表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各个不同时期涌现的忠诚于党、报效祖国、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英雄模范。我们要永远铭记各行各业的奋斗者,铭记他们爱国奉献的奋斗精神,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在社会上唱响努力奋斗的昂扬旋律。

在下列题目任选一题写作文。(50分)

(1)请结合自己所思所想,以“说奋斗”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有深入思考。

(2)请展开想象或联想“我要做最美奋斗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叙事有波澜,有细节描写。

【写作指导】

“奋斗”这一题目,可以阐述新时代奋斗的内涵和奋斗的千万种姿态。有团队协作,也有个人打拼;有白手起家的创造,也有年复一年的劳作;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也有危急时刻的抉择。奋斗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奋斗是孜孜不倦的钻研。无论哪一种,奋斗都是最闪光的品质。

可以从奋斗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意义的角度展开论述。正是奋斗者们平实但坚定的民族品质升华成一种崇高博大的信仰,正是一代代人亲历的奋斗历程书写出一个国家崛起的史诗。

可以深入挖掘奋斗精神的根源动力。奋斗者们心中牵挂的是百姓冷暖、国家安危。理解了小我与大我的辩证法,奋斗就永远不会迷航。

奋斗是70年的发展密码,也是新时代的精神气质。

6

【一类文】

说奋斗

尉佳琦

祖国七十周年太平盛世,海晏河清,山河无恙,国富兵强。

这平安静好的画面,是赠予那一个个奋斗之人的最美好,最温馨的答复。“奋斗”,仿佛已流淌在了每一个华人的血脉里——因为他们知道这小小幸福组成的天下大安,是靠扎扎实实的奋斗换来的。因此这奋斗,有目标,有方向。

奋斗生发在远古,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美好的追寻。遥想千年前的北宋,财政凋敝,国家一度十分混乱。(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然而王安石站出来了,凭着那自血脉中的奋斗之气,他为着国富民强而变法改革,意图挽救北宋的黑暗局势。他每日办公读书,为之奋斗着,奋斗到忘于梳洗;奋斗到忘于食味,竟将一盘鱼饵全部食尽。他相信着那褒禅山上的洞穴,越前进则越奇伟瑰怪,亦相信着危亡之国会越奋斗越国泰民安。千年之后,我读王介甫,依然会为其苦苦地奋斗而打动——那一句玩笑的“拆洗王介甫”,背后是饱含了多少期待与忧郁啊……

再走得近些,那些为新中国成立而奋斗的人们亦是可敬的。他们的奋斗与王安石一样,远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困难得多——他们的奋斗,是在黑暗中摸索的,唯一的光亮只是他们心底信念的光。他们的奋斗可以说是绝望的,因为那动荡的政局,无尽的黑暗使这奋斗茫茫而没有出路;但他们的奋斗亦是充满希望的,只因心底那份对美好的崇尚和坚定追寻!

太平盛世,海晏河清。我钦佩着古来所有为信念而奋斗之人,也感激着为我们创造出新时代的先烈。那些在黑暗中趔趄前进的脚步,那些倒在黑暗中的疲惫身影,他们没能见到光明,却仍然拼尽全力而为之奋斗一生。

不要迷茫了……如今,山河无恙,国富兵强。这盛世啊,早已如您所愿!

【评点】

文章思接千载,大开大合,从古代的奋斗者谈起,谈到奋斗生发在远古,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美好的追寻。但是对新时代的奋斗者举例子稍显单薄,应该多一些事实论据更有说服力。

高考作文模拟备考:自我尊重 (附:审题指导及范文点评)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饶毅教授在北大毕业典礼致辞中说:“在诱惑和艰难中保持人性的尊严、赢得自己的尊重并非易事,但却很值得。”确实,自尊支撑起了自由的精神、自主的工作和自在的生活,做一个让自己尊重的人应该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请结合以上材料,选择下列其中一个情境写篇作文,来表达你对“做自己尊重的人”的体验与思考。

1.下周学校国旗下讲话的主题为“做自己尊重的人”,请你写一篇发言稿。

2.校文学社正向同学们征集以“做自己尊重的人”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请你写一篇作文投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懂得尊重别人,其实也是尊重自己。真正的尊重是一种平等,不仰望不俯瞰,不卑不亢。层次越高的人,越明白尊重意味着平等、价值、人格和修养,而层次低的人,往往自私、目光短浅,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别人。尊重别人是一个人有教养的重要体现,而尊重自己是个人人格完善的象征。顾及别人感受,懂得换位思考,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和支持。正如材料中所说:“在诱惑和艰难中保持人性的尊严、赢得自己的尊重并非易事,但却很值得。”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保持人性的尊严;如何让自己值得被尊重。

任务一要求学生写一篇发言稿,考生除了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要求外,还要注意演讲的场合是“学校的国旗下讲话”,听众是学生,作文内容要符合场景要求;任务二要求考生写一篇文学作品投稿,考生可选择自己熟悉的文体进行写作。

7

例文展示一

铮铮傲骨养自尊之气

张君怡

尊严是支撑一个人信仰与生命的骨架,它引领人们走向希望。尊严是太阳,高山仰止;尊严是星河,浩气磅礴。做人不能没有尊严,犹如太阳不能没有炽热的光芒,江河不能没有豪迈的奔涌。

世界繁华,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在欲望和诱惑面前,如何树起心中的高墙,如何坚守底线呢?必须懂得自尊,学会自爱;有一颗自尊心,有一身铮铮傲骨。白桦离开土壤再难生长,土壤是白桦欣欣向荣的根基,而自尊,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脉。

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在名利面前,尊重自己的人能做到无道则不为所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愿阿谀奉承事权贵,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于当时来讲,他们可能是政坛的“失败者”,可他们清高孤傲的品格,“惟吾德馨”的情操却流芳百世。因为自尊,他们活着,有自己的脊梁,死去也被千古传诵。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能显示出他的个人修养。能够尊重自己,不去怨天尤人,也不妄自菲薄,这需要有极高的个人涵养。对于自己的过错,知错就改,不会因为一时跌倒而一蹶不振;对于他人的过错,不斤斤计较,这是为人的宽容和博爱。

其实,自尊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更是行动上的。我们洁身自好,自尊自爱,但也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短处并及时改进。当听到别人的质疑声,有的人会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觉得很没面子。可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会受到别人的质疑?是不是自己的能力或品德确实有需要提升的地方?我们虽然总想在一开始就做到最好,渴望被众人认可,可当自己还是新手的时候,一定要俯下身来,虚心求教,而不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杨时尊师重道“程门立雪”,白居易请稚童老妪品评诗句,梅兰芳身为一代京剧大师,为了学画,谨遵弟子之礼为齐白石磨墨铺纸。真正的自尊,绝不是高傲自大,目中无人。

尊重自我,铮铮傲骨成就高贵的人格;尊重他人,让自己的人生之路愈加宽广。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让自己的人生无惧,亦无忧。

点评

作文开篇用“尊严是太阳,高山仰止;尊严是星河,浩气磅礴。”这样的排比句展开论述,新颖独特,引人入胜。考生先是提出了“懂得自尊,学会自爱”的观点,接着以“白桦离开土壤再难生长,土壤是白桦欣欣向荣的根基,而自尊,则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脉。”这样深刻有力的句子,证明自尊的重要性。然后以陶渊明、李白等人的事例,进一步证明论点,并提出“尊重自我”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观点。作文见解不凡,引人深思。

8

例文展示二

自尊者受人尊敬

张哲冰

尊重猶如明媚的鲜花,散发着馥郁芬芳;尊重犹如浩瀚的大海,能容纳江河湖泊。

自尊者,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伏尔泰的朋友们》一书写道:“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会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们首先要将对方视为和自己有同等权利的个体,而不能够自视甚高,认为只有自己说的才是真理;其次,即使不赞同对方的观点或者做法,但也应该接受,所谓“存在即合理”。刘亮程说:“人最大的毛病是,爱以自己的喜好度量其他事物。”不要用自己的准则去评价他人,而要充分理解、体谅他人的处境。(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晋惠帝不能换位思考,“何不食肉糜”这一无稽之问使他落得昏君之名。“落红”既是悲春伤秋之“无用”,也可以派护花春泥之“大用”。单一的音符难以奏出美妙的乐曲,我们要容许差异的存在,继而尊重差异,以开放的心态塑造多元和谐。

自尊者,需要坚守初心。以精湛唱功闻名于世的梅兰芳先生,将一生奉献给了艺术这一崇高的事业。为了祖国戏剧的发展,他宵衣旰食,精益求精,但当祖国母亲遭受外敌入侵时,他毅然决然地蓄起胡须,宁愿中止自己热爱的戏剧事业,也坚决不为日本侵略者唱一字一句。梅兰芳先生的赤子之心,日月可昭。他唱,是唱给普天下的中国人听;他不唱,也正是出于满腔的爱国之情。梅兰芳先生的所作所为,让我们对爱国、对人格尊严的感悟更深了,也让我们的信念更加坚定了。

自尊者,需百般锤炼。我们始终相信,在涅槃重生之后,高贵的灵魂不会因岁月的侵蚀而凋零破碎,而会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灵魂熠熠生辉,人生才不会黯然失色。把论文写满高原的教授钟扬,在万米高空中扛起责任的中国机长刘传健,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时每一位奋不顾身的逆行者……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着永不放弃的坚守和对生命的执着与热爱。面对困难,他们没有畏惧,更没有后悔,而是在神州大地上唱出了最嘹亮的战歌。他们拥有崇高的爱国情怀,有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品质,他们用生命创造传奇,在奋斗的路上砥砺前行。这正是我们久久向往和追求的耀眼的精神。

自尊者,不畏艰险,不惧挑战。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包容万象,方可山高水长。

点评

作文论据丰富,感染力强。考生引经据典,以刘亮程的名句以及晋惠帝“何不食肉糜”的故事展开论述,接着以梅兰芳的爱国故事以及当代的教授钟扬、中国机长刘传健以及疫情期间的逆行者为例证明论点,使作文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人生哲理。作文论据充实,论证有力,显示了考生不凡的写作功力。

【新命题】

有人说,只因为你面对阳光,所以你很难看到影子;如果你背对阳光,你就能看清自己的影子。人生,需要面对阳光,也需要看清影子;需要留下光明,也需要留下自己的影子。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请写篇文章,自拟题目。

【新审题】

让学生敢说真话,会说真话,一直是当今作文教学的瓶颈。原因有种种,而不触及政治与主流价值观的做法即为其一。若此,则往往让人因避“雷区”,而或“蜗居”一隅,失了指点之江山;或“自茧”为牢,损了激扬之才思。

我命此题,一是让学生也敢试试所谓“雷区”,因为这里有防雷铠甲:生活中的常识、逻辑中的规律。阳光,当然温暖,当然光明,但也干旱大地,灼伤生灵……我们爱她,也怕她,甚至恨她;影子,自然阴冷,自然暗郁,但也凉爽、宁静,让人怀念、深省……学生可以依据个人的生活,顺着命题者的倾向来思考,也可以逆着命题者的意图去思考,也可以一分为二去认识;可以侧重某一点,譬如阳光(或影子)去思考,也可以全面去思考。

9

【教师下水文】

影子

陈世东

黑黑的,不独立,没有呼吸,空虚,老跟在后面……这,就是影子吗?

我可有话要说。

影子应指向文明。

教书多年,伴着我的,除了书,还是书。不能不说书也是我的影子,没书的时候最孤独。尤其是在网络盛行的读图时代,许多人离书越来越远。

书是文明的影子,文明是由一册册书页编成的。给我们心灵幸福的,那是书,是文明的影子。所以孔子传书授徒,所以跟着孔子的我们也教书授徒,我们走向现代的孤独,一如孔子走过孤独的春秋,同时我们因面向未来走向过往的经典而超出了孤独,趟进了文明的幸福。

教书多年,伴着我们的,除了学生,还是学生。学生是我们的影子,是常教常新的影子,这是一船船文明的影子。(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苦了就甜,腻了又鲜,浊了又清,薄了又醇,我们在与影子交往交流中净化提纯。

先生教书,学生学书,甜了又苦,苦了又清,清了又鲜,鲜了又醇。心头常装影子,影子常挂心头。终于,我们也成了学生心头的影子。影子,成了先生与学生的共享文档,文档的标签上镌了两个字:文明。终于有一天,学生抛开了先生和书,找到了新的书和新的先生,进而成了先生的书和先生。

我们并不惶恐,因为我们的影子走向文明,影子似乎远离了我们,其实,它走得越高越远,留在先生心头的便是越重越明。因为影子走向了新的文明,而占有的时空仍是我们共有的园地。

世上万物的发展和新生莫不如是。

鸟儿曾是飞机的影子,是飞机的先生与书。但是飞机又找到了新的书和先生,最终成为全新的鸟,成为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影子更英俊、更强劲。

星星许是油灯的影子,是油灯的先生与书。但是油灯又找到了新的先生与书,最终成了电灯、汽灯、水灯……影子更是灿烂多姿。鸟儿和星星没有惶恐,因为影子不是小了而是大了,不是虚了而是实了,不是淡了而是明了。鸟儿与星星的影子指向文明。

没有影子就没有文明,只有影子就停止了文明。把文明当影子,走向更大的文明,老把影子当文明,就再也文明不了几步。这让人想到黄庭坚,他把“江西诗派”的影子供奉了好几年,可它遮住了他灵性的光辉。等到灵性张扬,才情挥撒,名声远播,那是因为他将以前好几年的祭品,付之一炬,这祭品是他曾为之骄傲的书和先生,是他昔日那华丽的影子。

马克思之所以写出《资本论》而光耀世界,就在于他曾把费尔巴哈和黑格尔作为光荣的影子,当成先生和书,但更因为他后来又远离了这些影子,走向了理论的高山与大海。大唐满足于先生与书,陶醉于影子,结果终究“流水落花春去也”;清廷是不要外来的先生和书,不要影子,结果形容枯槁,暮秋悲吟斜阳。当今中国,既带来了影子,又跨越式地跳出了影子,所以,不断走向枝繁叶茂,花果满园。

影子,应该永远指向文明,文明。

10

【习作一】

影子与光

上海市市北中学 朱奕润

我喜欢在凉风拂面的春天里享受阳光,烈日炎炎的夏季里独自躲在大树的影子里乘凉,喜欢在秋天落叶的缝隙里寻找自己的影子,在冬日的微光里和影子一起向往春天。在享受阳光的时候,影子默默无闻地在身后,似是模仿着你的一举一动;在路灯下走过,影子在默默无闻地陪伴,走着与你相同的步频。

影子的来源,是光。光给予温暖,象征希望。即使是在悬崖峭壁上登攀,我依然希望向着光的方向前进,此时身后的影子,复刻着我的努力。

我曾经参加国外一所学校的夏令营,用着不熟练的英语,学习不一样的文化知识。(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在排练音乐剧的时候,我被随机安排到一整段个人独白。当我最后站在耀眼的聚光灯下,自信地接过麦克风,缓缓开口时,我懂得什么是努力带来的自信与幸福。我一字一句地说着练习了数不清多少遍的台词,当聚光灯暗下,嘴角依然微微上扬,我喜欢影子在背后,那是耀眼的时刻。

但我明白光的背后,还有另一种影子。

长段的台词混合着多国的语言,每天的展示都让我十分焦躁。我背对着灯,面对着自己的影子,一遍一遍练着面向光、面向众人的时刻。我背着灯光哭过,想要放弃,影子就跟着我待在角落里,瑟瑟蜷缩。在幕后,看到别人站在聚光灯下身后自信的影子,我明白,我也想成为面对光的人,留下伸展着自信的影子。就像宫崎骏说的那样,“重要的东西全部都在半径三米以内”,是我,是我的蓄势待发的影子。

又浮现起另一段影子。

我的父亲在我受到挫败的时候曾对我说:“我这四十八年没啥奇迹发生,付出过才能收获,仅此而已。”我的母亲也与我分享过,她说:“我的付出比较简单,就是读书时每天五点半起床,心无旁骛地学习,不认为看书、做题是负担,仅此而已。”

正是这两句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话,成了伴随我面向光的影子,成了我留下自信、留下成果的影子的一部分,我将父母的影子融进成功之光,将自己的光,留下一个个父母引以为傲的影子,陪伴他们——循环往复,我迈上一个又一个的阶梯,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光明的倩影。

我想,黑暗里我们之所以看不见影子,大多是因为缺了心中的圣光——那是自信、自主、自强;那是梦想、奋斗、超越。当这些成为我们的心光,就会不断留下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影子——在身后,甚至在后世。

【点评】

本文将影子多维思考,有时是光明、温暖、希望之反面,或自卑,或沮丧,或畏缩;有时,作者又将其解读为光所留下的成果、痕迹:成功、幸福、自信等等——此时的光与影不再是对立的,而是源与流、因与果的关系。更难得的是,作者将个人经历与真情融入思辨之中,让哲思亦亲切动人。

11

【习作二】

直面阴影,沐浴阳光

袁晓晗

在我看来,阳光与阴影相反,亦相生相映。

小时候学过素描,临摹石膏像之前,老师总会拉下窗帘,只留下一条窄窄的缝,让一缕阳光透进,斜映在物体上。于是遮住阳光的那一边投下了深沉的、浓重的阴影,衬托得光照下的亮面更加明亮饱满。碳素笔下走过的直线交叠,是光与影、明与暗的相生相映。(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一味的黑暗,会使画面缺少生气,死气沉沉,而过度的光亮又会使内容饱和,看久了容易感到审美疲劳。

人生亦如此,阳光与阴影共舞,才有了多姿多彩的人生。在浓重的阴影下才能够衬托出光明的可贵。

司马迁遭受宫刑,却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忍辱负重,从容地接受了苦难,以十年如一日呕心沥血的创作,写下了彪炳千古的《史记》。

屈原深谙治国之道,渴望振兴楚国,可一腔抱负怎敌小人谗言?楚王无信,满腹忠言又向何处进谏?于是他饮恨自沉汨罗江。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我们正在人生旅途,坚信,在坎坷的阴影里奔跑,在挫折的阴影中涅槃——这样获得的阳光,更为珍贵。

因此,唯有心怀光明者,方能于阴影中播撒光明,迎来阳光。

但丁在封建的西欧社会,破开苍穹,为欧洲播下文艺复兴的火种;鲁迅在众人昧昧昏睡的暗夜,用锋利的笔杆,狠狠地刺进罪恶的现实;达尔文在神学统治的环境下,大胆提出进化论的观点,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的愚昧式自尊。他们都是在黑暗中播撒光明的人,他们以一己之力,努力为我们扫除阴影。

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要忘记,阳光与阴影相反也相映;无论何地,即使处在阴影里,也须懂得,阳光就在前方,阳光亦在心中,大爱与智慧亦为阳光。倘能这样,即使面向阴影,又何愁不能沐浴阳光?

【点评】

辩证思考,是本文的亮点:“在我看来,阳光与阴影相反,亦相生相映”;“在浓重的阴影下才能够衬托出光明的可贵”。再者,作者论证时还能层递推进。最后,举例分析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亲切、典型而精准,有的放矢,扣住了时代。

12

【习作三】

直面阴影,与世界与自己和解

王术

人生需要有光明,也不可遗忘自己的阴影。

从上海“富婆名媛拼单群”到打包贩卖“富人生活素材”,正常人看了忍俊不禁——理智告诉我们,一切都是假象。那群人明知到头来手里握着一场空,却仍选择采取另类的方式使自己活得更体面、更光鲜亮丽,这源于我们面对阴影产生的自卑和茫然。

实现完美自我往往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但阴影的存在给这一过程增添了许多未知可能,我们变得不爱冒险,不愿出丑,放不下名叫“面子”的保护壳。从小接受过各种名言哲理、寓言故事的熏陶,殊不知人们为了拥有所谓的阳光,披上了虚无的新衣,只是为了活给他人看。

我们自认为可以欺骗别人,却瞒不过自己;把不想被揭露于世人眼前的伤痕缠上绷带,却不用药物疗之,裂口定不能自行愈合。(获取更多高中作文素材请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我们混淆了美与丑、是与非,把两极看成对立并根据利益择其一,但实际上它们在看似对立中形成了统一:没有阴影,又如何能证明阳光的存在?

阳光的降临,大多是因为我们走出了阴影。人生不可停滞不前,越逃避,就越被蒙蔽。让你的阴影成为配角而一心向阳,人为地抛出用人设定义的“安乐剂”,使我们安于眼前的苟且和浮云,终得不到真正的光明。

至此,倘若真想为自己立一个真材实料的“好人设”,须得正视身后的阴影。在《歌剧魅影》中,魅影最终表明自己对克里斯汀的心意而勇敢摘下面具,展现自己惊悚丑陋的一面。

试问我们能否拥有这样的勇气来揭开内心的伤疤?不去在意别人投向你的目光,无需烦恼朋友圈的三天可见。自嘲自否,更是心智逐渐成熟的标识;抛弃幻想意识,认清内在的我,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才是最自然最睿智的阳光人格。

直面阴影,放下尴尬,与这个世界也与自己和解——其时,你正迈入阳光。

【点评】

本文的立意并无新意,但思考的触角却是敏锐而通透。作者善于抓住时下热点,针对一些爱慕虚荣者为了他人的评价与眼色而粉饰自我的种种丑态,犀利地揶揄其心灵的卑怯与可笑。不仅如此,还分析了这样做的后果与原因,并指出其获得解脱,获得阳光的途径——就是本文观点:直面阴影,与这个世界与自己和解。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