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时期,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以生活化教学模式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生活化思维,能够在不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丰富教学策略与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与学习技能的过程中,全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探索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素养水平,促使学生在构建良好学习思维意识和行为观念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上进学习意识与自我学习素养。

1.培养学生生活化思维的意义

相较于其他学科,《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感思维、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生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有关生活化教学主题的课程内容中,不仅要教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与行为习惯,奠定学生扎实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与法治观念,也要帮助学生养成有效的生活能力与行为意识,健全的人格和品质素养,促使学生在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全方位发展与进步。

其中,生活化思维作为奠定和促进其他核心素养健全发展的基础素养和重要能力意识,强化生活化思维培养和生活素质能力引导,能够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学习视野,深刻了解到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意义,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感受,体会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自己带来的影响。进而,在形成更加全面、完善、科学合理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同时,主动以更加积极、坚定的学习信念和思维方式,主动探索和研究《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积极配合教师完成课程学习任务,自主完善自身的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以及综合能力素养,成长为一名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会主动承担起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继承者的责任义务,积极努力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奋斗!

2.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与反思

分析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需求,积极总结现有教学问题和不足,能够在不断优化课程教学策略与手段的基础性,探寻出更加高效性的教学策略与目标。目前,在实践教学期间,比较常见的教学问题与不足就是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个性化差异较大以及学生缺乏生活化思维等情况。

2.1教学效果不理想

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因素较多,主要是教师在实践教学期间对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活动安排以及课程教学环境氛围营造的不到位。比如,长期采用单一、枯燥的教学策略与手段措施,重视对课程教学节奏与进程的把握,忽视了学生对学习兴趣以及成长价值感发展的关注,或采用过于落后的教学理念与手段措施,过于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成长等。

对于教师自身存在的教学问题和不足,积极总结现有教学经验和问题,主动提升自身职业能力与素质水平,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与手段措施,不断创新改革课程教学策略与活动形式,丰富生活化教学元素与多元化教学策略等途径,都能够给予学生更加新颖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在感受课程学习新鲜感的过程中,主动投入到课程知识学习状态当中,收获理想的学习成果。

2.2学生学习表现不理想

面对学生个性化差异较大、主观能动性不足、缺乏生活化思维或学习表现不理想等问题情况,需要辩证分析、看待和处理。一方面,学生步入初中阶段,正处于身心发育成长的重要时期,对于学习发展的理解相对片面,会被教师的教学方法、态度,自身的情感需求、学习成绩、以及对外界的探索欲望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进而呈现在课程知识学习上,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喜欢探索更加新奇的内容,标新立异和不喜欢被说教等行为表现。

另一方面,学生学习表现与状态不理想,学习状态波动性大,也属于相对正常的学习表现。比如,受学生喜好和探索欲望影响,部分学生对于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主题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一些理论概念性的知识学习就会很懈怠。

例如:《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前两个单元主题的内容,“成长的节拍”与“友谊的天空”,很多学生就表现出来极大的热情,认为自己就应当像课本里或影视剧里的主人公一样,肆意生活和发展,同时,也会担心自己过度表现自己会不会影响自己的成长发展和交友;而面对第三单元“师长情谊”中有关师生情、亲情等课程内容的表现就极为平淡。甚至认为,学习这些就是为了约束自己,让自己变成“大人眼里的乖孩子”;但对最后一单元主题内容“生命的思考”,就表现出了极大的不解和疑惑,一方面感觉生命很是神奇,另一方面又认为生活中的变故和影响太多,纠结生命的意义不应该。

矛盾的学习表现与学习状态,有时甚至会远超教师的教学预期,但面对学生的青春期学习表现,和天马行空的想象,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包容以及肯定,同时,也要注意合适的引导和思维能力培养。其中,乐于探索外界、主动表现自我的精神和态度值得肯定,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乐于联想、开拓思维的学习意识,能够让学生快速收获知识经验与思维能力,单一的要求学生纠正心态,关注学习,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与创新性思维进步。而面对学生错误的学习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也要积极改正。比如,很多学生会比较习惯依赖教师获取知识能力,缺乏动脑思考和质疑的能力;部分学生会特别喜欢挑战权威,树立自己的不同形象,证明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少部分学生也会比较懈怠,认为学习就是一种负担,躺平才是理想生活与学习方式。

面对学生个性化差异较大的情况,以及不同形式的思维和学习表现,教师需要针对不同情况与实际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处理。同时,也要注意选用合适的教育和引导方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塑造和构建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其中,生活化教学策略措施作为一种贴合学生生活状态、切合学生思维习惯的有效教学策略,强化应用和教学改革创新,能够在最大化发挥生活化教学作用与效果的基础上,全方位培养和塑造学神的生活化思维,促使学生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3.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培养学生生活化思维的教学策略与措施

3.1丰富教学设计,强化思维培养

生活化教学手段可以依托于多种教学载体与设计理念当中。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期间,可以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强化教学创新等途径,丰富生活化教学策略与手段措施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进而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思路、不同设计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生活化思维。比如,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理念,增设生活化教学活动安排,通过创设驱动式教学情景,结合生活化问题的解决,锻炼和提升学生对生活化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利用直观的教学引导和思维导图形式,也有助于构建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培养学生乐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养。

另外,在丰富课程教学设计与安排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实际学习表现和个性化差异情况,选择更加适宜学生学习和理解的教学策略与手段措施。比如,一切趣味性教学策略与生活化教学设计的结合,不仅能够缓解学生对枯燥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压力,还能以不同形式的教学角度,引领学生探索和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的学习的乐趣。

例如:《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的课程教学中,很多学生可能由于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认为第二课时“男生女生”与“青春萌动”的主题内容有些“羞于启齿”,但同时也忍不住会对课程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感。面对学生们的学习表现,教师首先要树立学生们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思维意识,关注自我以及身心发展需求并不可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不会因为老旧的思想观念而停滞不前。

教育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人类,应该保持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态度看待外界和自己,同时,在遇到自己的身心发展、情绪波动以及好奇心问题时,也要保持良好的态度和思维观念,正确看待。哪怕是有些不合时宜的“悸动”也要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面对。但为了保障课程教学效果的充分发挥,教师也要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安排,其间,可以采用趣味性的教育引导策略,让课堂教学氛围不过分压抑,同时设计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问题,引导学生站在更加客观的角度观察自己、分析问题,并适当代入自己和他人的角度,看待课程主题中或生活案例中的“男生、女生”。

丰富的教学设计与安排,能够尊重学生并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以生活化角度和思维看待学习问题和自我能力素养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观念与思维态度,促使学生在不断收获学习与能力进步的过程中,养成全面且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态度与学习素养。

3.2丰富教学引导,提升生活感悟

生活化思维从局限性的层面来讲,也是一种抽象化的思维能力意识。部分学生由于长期接触学习活动,对于生活方面的感悟和理解并不充实。对此,以教学的角度完善课程教学设计与安排,优化教学部署与安排,能够在以更加高效性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措施培养学生学习素养的基础上,搭建学生正确看待自我发展和外界环境的视角和观察途径,丰富学生对生活和学习发展的感悟和理解,促使学生在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实践教学与设计期间,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技术,完善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与教学形式,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与知识视野。同时,丰富的教学设计与生活化情景,也有助于充实学生的学习感受,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情境与环境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与能力意识。

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打造生活化模拟课堂,利用先进教学技术手段还原不同的生活化情景,配合丰富的问题引导和学习任务,不仅能够丰富课程教学设计与手段,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发展需求,还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时期教师教学方式与手段单一的不足,从更加丰富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思路,全方位培养和塑造学生的生活思维。其中,一些网络化的生活环境,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效率更高。其间,可以利用丰富的互动交流形式,增加学生接触生活化教学的机会。

例如:《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教学期间,不仅可以利用网络诈骗相关的教学案例,提醒学生注意保护自己的信息隐私,还可以结合一些热点新闻信息,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法治素养与常识。同时,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思维,还可以结合一些法律维权案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主动了解和研究,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应当做出的正确应对方式。

丰富的教学引导与教学技术手段应用,能够充实课程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引导策略,让学生在和谐浓郁的课程学习环境与氛围中,享受自我学习能力与生活化思维的发展与进步。

结束语

现代化教育发展背景下,重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作用与实践意义,明确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与生活化思维的重要目标,通过不断丰富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安排,优化课程部署与生活化课堂创设,打造适宜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高效课堂,能够在有效创新教学理念,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过程中,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与生活化思维,促使学生在不断感悟生活、理解课程知识重点,养成良好学习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的面对生活,形成良好的学习素养与综合素质能力。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