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诗词之旅的主题就是游览江南三大名楼,武汉的黄鹤楼是最后一站了。我这是第二次来参观,第一次是在十几年前,那时儿子还没出生呢,这次儿子心心念念,时常出现在古诗词中的黄鹤楼终于就在眼前了。

黄鹤楼座落在武汉的蛇山上,对面的小山是龟山长江在二山之间穿流而过,所谓"龟蛇锁大江"即言于此。黄鹤楼最早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军事瞭望塔,后历朝历代多次损毁重建,现在的建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的。在唐代,一个落魄书生在一个深秋的晚上来到了黄鹤楼,题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咏楼诗《登黄鹤楼》,黄鹤楼由此名声大振,文人墨客纷至踏来,其中李白白居易陆游岳飞等皆登楼留诗,据说李白第一次登黄鹤楼时,本来要即兴题诗,可抬头一看崔哥已经题写了一首好诗,自思再怎么写也难以超过人家的诗句,所以悻悻地放下了笔,所以现在的黄鹤楼下有一景观叫"搁笔亭",就是纪念这个事情。黄鹤楼以其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就如同滕王阁,岳阳楼一样,在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流传千古的诗篇,烂若星河,煜煜生辉,而其中最为广泛传诵的当属大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崔颢的《登黄鹤楼》二首。记得在儿子一年级暑假我们第一次诗词之旅时,在南京的凤凰台上,我就给儿子讲解过李白第一次到了黄鹤楼,本来是要写首诗的,但因看到楼上有崔颢题写的诗,只能失望地搁下笔,慨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诗没有题写成,只能顺流而下,心有不甘啊!因而到了金陵凤凰台,奋笔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这首名作,算是和崔颢的《登黄鹤楼》诗,看来文人之间除了互相欣赏,私底下也在较劲。回想起在中文系读书时,古典文学老师曾给我们出过一篇论述课题,就是综合评述崔颢和李白这二首登楼诗的艺术成就,给这二首诗打打分,评评孰高孰低,当时同学们讨论还比较热烈,我为此还写了一篇论文,依稀记得评论的观点是在诗的意境上艺术表现上崔诗更胜一筹,而在历史呈现上李白诗则更显厚重。当时认识初浅,对黄鹤楼,凤凰台只闻其名,不知何往,心里也曾暗暗发誓,以后有机会一定去黄鹤楼,凤凰台去看一看,这次借陪儿子诗词之旅,我也实现了夙愿。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交通如此发达,想到哪去可以说走就走,就是到国外旅行都不算个难事,可在四十多年前,这样的想法可是很难实现的。老一辈的人有的一辈子没坐过火车,一生去过一次县城都会津津乐道一阵子。正如高中时的地理老师曾说过:"别看我在黑板上可以把祖国的山川河流,城市铁路画得清清楚楚,可我除了沈阳,其它省外的地方真的没去过,我多想到长江黄河去看看,到黄山泰山去走走,到北京,上海去逛逛!"古文老师也曾讲过,有生之年如果能登上滕王阁,去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岳阳楼感受一下巴陵胜状,亲眼看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的洞庭美景,到黄鹤楼上去仰望黄鹤高飞,白云悠悠……,此生也值得了。那时十年浩劫刚刚结束,恢复高考没有多久,许多博学的老师鬓已微霜,他们真的没有时间,没有钱财出去旅游观光,一辈子只生活在一个地方,这不能不说是一代人的悲哀,一个社会的悲哀,即使今天,一定还有很多人没有到江南三大名楼去走走看看,现在大家应该都有可以去的条件,何不放下手里的事情,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是绝对值得来参观的地方,感受一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滕王阁,岳阳楼,黄鹤楼等名胜古迹的风彩。我也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带儿子开启了第二次诗词之旅。

武汉市政府有规定,黄鹤楼景区周围一定范围内不允许建超过黄鹤楼的高层建筑,所以登楼远眺,俯瞰长江,诗中的景象虽已苍海桑田,但依然视野开阔,武汉长江大桥龟山电视塔鹦鹉洲等景观尽收眼底,极目远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身临其境,更令人加深了对诗词的理解与欣赏。

在黄鹤楼下,儿子朗诵了崔颢的《登黄鹤楼》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首千古绝唱。

离开了黄鹤楼,第二天我们一家又游览了东湖。武汉的东湖比杭州的西湖要大好几倍,时值七月,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大片大片的荷花铺满了湖面,行走在水上游廊,观赏着姹紫嫣红的荷花,还有观渔池里万条锦鲤,真的是赏心悦目,令人留连忘返。第三天我们又去了黄陂木兰湖游玩,这里是花木兰的故乡,木兰就是从这里代父从军,走向了保家卫国的战场。木兰的家乡有山有水,景色秀丽,山上建有唐代的古寺,我们登山访古,乘画舫荡漾在湖上,尽情欣赏湖光山色。中午,友人在湖边饭店请我们品尝了一顿丰盛的地方特色美食。

第二次诗词之旅游览江南三大名楼的主题行程已按计划完成了,时间已过半个多月了,行程也超过八千多公里。回程的路线我也早已规划好了,就是要去湖北的红安县和安徽的金寨县大别山等革命老区去走走看看,给孩子来一次红色爱国之旅。谢谢阅读,敬请期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