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新绛县三晋文化研究会 南福明

前两天,刚写过一篇【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反复思考,觉得有些话还得同李昱先生慢慢道来,再次共同探讨,共勉共进。那就是:我们要敬畏历史,尊重知识,尊重学者。

县志介绍李毓秀文字多少不是评价他人的标准

【文化山东】发表的李昱先生所作【李毓秀真实出生地是潍坊市寒亭区李家营村】一文中说对于刘秀“在【直隶绛州志】和【新绛县志】中均着笔寥寥,不过数百字,且笼统含糊。原来山西省新绛县文化界人士对【弟子规】作者亦不甚了了。”

仔细分析,作者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说对于李毓秀,两部地方志都只有聊聊几笔,不过数百字,其介绍“笼统含糊。”第二层,“原来山西新绛文化界人士对【弟子规】作者亦不甚了了”。这里第一层意思里,评价的是两部地方史志的编篡者,理由与前提是“着笔寥寥,不过数百字”,结论是:“笼统含糊”。第二层意思,据第一层意思的前提和结论,推导出“原来山西省新绛县文化界人士对【弟子规】作者亦不甚了了”的第二个结论。

我对于地方史志学并无研究,于是就查找有关知识,看看编篡地方史志,有着怎样的要求,有哪些体例和规矩,这一查,还真长知识了。才知道中国的地方志书,初步定型于宋代,至清代则形成了方志学。清代是我国地方志编篡的全盛时期。才知道乾嘉时期的章学成对方志学的贡献最大。他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使方志学成为一门学问。方志学的基石为:“志属信史”。章学成认为:“志为史裁,全书自有体例。志中文字,俱是史法,则全书中之命辞措字,亦必有规矩准绳,不可忽也”并归纳出一套编篡方法方法,其中有个“四要:要简·要严·要核·要雅”。只能客观陈述,不可加以评论。

它与写小说·编剧本·写论文完全不同,是不可洋洋洒洒无可节制的。清代另一位学者方苞主张:“修志务必体例统一,反复校勘,由博返约,以简明为贵,以戎杂为戒。”深深感到,编写地方史志,并不容易。再看两部地方志,那些进士·举人们正是按照这样的规矩工作的。尽管,对李毓秀介绍只有几百字,但字字珠玑。岂可以“笼统含糊”而论之?字数多少在这里是不能作为评价这些饱学之士的标准的。

在乡贤一部分中,“李毓秀”三个字赫然在其中,虽然只有三个字,却不是人人可得。就连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战国七雄之一的魏文侯在清代州志中,都没有列入官宦与人物志中。最近一部县志,把他们列入其中,也不过几百字而已。绛州在清代辖多个县,五千多年,乡贤仅有七十多个,“李毓秀”三个字能名列其中,编者们要做多少研究比较工作呀?比著述,比影响,比成就,比德泽,比出身,比功业······。就说李毓秀的大量著述吧,不了解,没读过,敢把他选进吗?李昱先生不知哪里来的底气,就下了“笼统含糊”的四字结论。

再说,李先生的第二层意思,新绛文化界人士对【弟子规】作者也不甚了了。之所以不甚了了,原因还在于那“几百个字”“笼统含糊”。不过,新绛文化界的人士不会仅凭地方史志去了解李毓秀。李毓秀是新绛的历史名人,他的著作自然会引起家乡人的关注与研究。据我所知,原新绛县文化局长刘保民不仅多年研究李毓秀及【弟子规】,而且获取了大量的文物及原始资料,也有论文发表在【三晋都市报】等刊物上,加起来不下万言,对此有记者专门做过报道。新绛三晋文化研究会的王峰就以李毓秀为主人公创作了长篇小说。新绛县早在多年以前就成立了【弟子规】文化研究会,并且由后来的新绛县文化促进会于2014年出版了【新绛文化】·【弟子规】专辑。该会在中共新绛县委领导与关怀下工作,会员由几十人组成。怎么就“不甚了了”?

新绛籍文化人士现任山西青年报副总编辑王俊闳2018年11月29日,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作报告发言,再次肯定【弟子规】作者李毓秀对传统文化的贡献。他还在会上作了关于【弟子规】的专场报告。他的研究作品先后在60多家媒体发表,而且他对于推动在新绛县召开有全国各地学者参加的孝文化研究会议,咋就得了个“不甚了了”的结论?新绛县籍李毓秀第十世孙李锴博士现任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院长·西安中华【弟子规】研习中心主任,对自己的祖先也不甚了了吗?在李昱先生看来,他比新绛文化界更了解李毓秀其人。

这一切都是让字数标准害的。我倒觉得,潍坊的先辈们值得尊敬,他们尊重历史,严于志史,不侫加猜测地在潍县地方志里,写上这个李毓秀。哪怕一个字,也惜墨如金。

不可让只言片语遮住望眼

李昱先生在文中,借王俊闳在书中提到访问新绛一位叫马家华的一句话:“在新绛县已没有人知道李毓秀了,你要了解李毓秀的经历,想知道他的出身之地,比大海捞针还要难”还有另外一句,即李毓秀第十世后人李振南先生在王俊闳调查时说过“如果不是你多次考察论证,我们对先人李毓秀也不了解,因为一是没家谱,二是牌位全部被毁。”于是,便断定王俊闳的研究结论是“无本之木,没有确凿证据为支撑。”于是,被李先生称为青年才俊的王俊闳的十几万字的研究成果,便在李先生那里轰然倒塌。

李先生接着提出作出上述结论的理由有三个:“一是关于李毓秀出生地为山西省新绛县周庄的结论缺乏有说服力的文字凭据和人证·物证。二是现在山东潍坊市寒亭区固堤镇李家营村尚存【弟子规】作者李毓秀一族完整家谱。三是原学界和网上流传的关于李毓秀的生·卒年月也是错误的。”我不知道李先生是否认真地读过王俊闳的文章,认真研究过李毓秀同时代人也是李毓秀粉丝并与李毓秀为好友的襄汾县清代进士王焕增为李毓秀逝世后写的碑文,研究过新绛文化界提供的诸多文献资料,只想问问:李先生的底气·自信从何而来?是以什么为本,为确凿证据的?潍县县志上连一个字都没有提到的倒比有几百字的可信?家谱上仅有个名字,无字与号的记载,无著述记载的潍县李毓秀就和新绛县的李毓秀变成了一个人。

难道,先生这样的结论就是有本之木,就可称为有确凿证据?历史,毕竟是历史,它不会以后人的意愿,随随便便的就可以抹杀和曲解。我们只有谨慎地去研究,去考证,并且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老老实地做学问,才可以接近真相。

我不否认,由于旧社会教育的落后,新绛县农村的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三百多年过去了,李毓秀的部分后人成为农民,他们没有家谱,不了解十世前的先人的事业,这并不奇怪。况且,术业有专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是以种田为业养家糊口的,不详细了解自己的先辈完全可以理解。不详细了解十世先人的情况在中国农村是个多数,在城市况怕也不是少数。李先生是否就详细了解自己三百年前的十世先祖的情况呢?我想一定了解,让我佩服,因为他们家可能有家谱,而他也有文化,会写文章,不然他不会下此一番结论的。但,李毓秀的后人不仅仅有李振南,还有有文化的博士李锴。李昱先生是否也该听听李锴博士的说法后再下结论呢?“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古训啊。

最后,我想说请尊重新绛县的先贤——新绛县的文化界,因为这样也是尊重潍坊的先贤和潍坊的文化界,也是尊重两地两个李家的所有人及其先辈。当然也是尊重知识和所有古今的学者。

2022年12月5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