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中国·深圳·南山,科学界“大咖”云集。
在这里举行的2021年和2022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上,100位中国科学界“金童玉女”线上线下同屏,分享属于他们的荣耀时刻。
每位获奖人5年内将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这不仅是对他们以往科学贡献的肯定,更是帮助他们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
这是“科学探索奖”的独特之处:能不能获奖,科学家说了算!奖金怎么花,获奖人说了算!
聚光灯应该照亮谁?“科学探索奖”给出了答案!
“感谢‘科学探索奖’为青年学者的前行点亮了一星灯火!”甘肃籍科学家、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范宣梅研究员的获奖感言,简单又质朴。
12月1日下午,范宣梅愉快地接受了奔流新闻记者的独家连线专访。
记者:范老师好,首先祝贺您荣膺2022年“科学探索奖”,也特别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家乡媒体的采访。您是通过什么渠道知晓获得这个奖项的?第一时间得知获奖消息时您在做什么?也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在家乡接受基础教育的情况。
范宣梅:谢谢!其实,最近有一些媒体的采访我都婉拒了,此前科学探索奖和青年科学家502论坛已经作了比较详细的报道,但今天很高兴接受家乡媒体的采访。
我记得是今年9月四川泸定地震过后没几天,我当时正在处理震后地质灾害应急评价的事。当时,奖项秘书处的老师给我发了短信,我没看到。然后又给我打来电话,这才知道获奖了,当时真的特别特别开心!
我家在武威,父母都是铁路系统的,我出生在金昌,小学、中学都是在金昌上的,小学就读于铁路小学,初、高中是金昌二中,高考后回到武威。
记者:2021年和2022年“科学探索奖”颁奖典礼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探索奖”顾问委员会委员王志珍线上致辞时特别提到了您,并点赞您对地质灾害研究的深情描述:“既有初恋般的热情,也有婚姻般的坚守。”对此您有何感想?
范宣梅:颁奖典礼那天由于疫情,没能去现场非常遗憾,所有没去现场的人都在线上参加了颁奖典礼全过程。王院士致辞时提到我,真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因为我本人并不认识王院士,她能提到我和我们的实验室,我真是特别激动,是对我们的莫大鼓励。同时,王院士对西部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关心,真是让我非常感动。
记者:“科学探索奖”已颁发了四届,此前您也获过很多大奖,您是如何看待“科学探索奖”的?
范宣梅:我之前拿过一些奖,从来没有家乡媒体关注过,足见“科学探索奖”的影响力、认可度、关注度之高,含金量之大。“科学探索奖”不唯论文,看重的不仅仅是你以前做了什么,而更注重你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有哪些创新性想法。
2016年范宣梅教授成为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Richard Wolters青年科技奖我国首位女性获奖者
记者:“科学探索奖”的申报渠道有专家提名、自由申报两种。2021年您获得专家提名但没有获奖,2022年您主动申报并获奖,有人说您把未来10年、20年的科学梦想都写进了申报书,是这样吗?
范宣梅:2021年我也申请了,但我个人不是很自信,经验也不足,总觉着获奖非常难。申报书也偏重介绍发表了多少论文、获过什么奖项等等。
今年的申报书更注重我的研究工作有哪些创新和实质性贡献,比如针对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我具体解决了哪些目前国内外同行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我们国家的科技防灾减灾到底有哪些作用、在实际应用中避免了多少人员伤亡等,我觉得这才真正回归我从事地质灾害研究的初心。
范宣梅教授在汶川震区进行野外勘测
范宣梅教授与领域国际知名专家共赴汶川开展野外调查工作
至于10年或20年的科学梦想都写进申报书,可能稍有夸张,但是我把长远规划写进去是真的。
记者:选择地质工程专业,出野外调查考察、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等都是常态,您的本硕博是同样的专业,是什么让您选择并一直坚持了下来?
范宣梅:要说从高中到大学选专业,我对地质工程真没啥概念,高考填报志愿时阴差阳错地选择了这个专业。读了四年之后,我对地质灾害比较感兴趣,觉得是个很有意义的专业,关乎老百姓生命安全。而且当时有两个选择摆在我面前,一是在本校继续读地质工程专业,二是到同济大学换一个方向,学结构工程。最后我还是选择留在本校。
我经常给学生讲,读本科尽量选一所好学校,读研究生更重要的是选择强的专业。比如地质工程专业,我们学校国内排名前三,已经很好了,我又对这个专业感兴趣,所以就留在本校。博士是我们学校与荷兰特文特大学地理信息与对地观测研究院联合培养的。
范宣梅教授研究团队在青藏高原开展冰川冰湖灾害链科学考察工作。
记者:从履历看,您曾在联合国工作过一段时间,这是一份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工作,而且联合国也希望您能长期留下来,可您婉拒了这份盛情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母校。是什么原因让您作出这个选择?
范宣梅:博士毕业后我到瑞士日内瓦联合国培训研究所担任灾害应急方面的培训专家,研究所也跟我签了一个长期offer。工作朝九晚五还不累,收入确实很不错,比当时国内收入多很多。我在那儿工作了一年多,最后为什么放弃了呢?因为我在反复问自己:你内心是不是真的喜欢做这份工作?后来我考虑了很久得出的答案是:其实我并不是非常喜欢做这份工作!
我有一个直观的感受:那份工作不错,我也可以做得很好,但确实谈不上热爱。因为,快到下班的时候我会去看表,是不是可以走了;但是我反思自己做博士研究的时候,比如思考问题、写论文、跑模型等等,都可能会废寝忘食。这就是最明显的对比,当你喜欢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可以忘记周围的一切,比如忘记时间、忘记吃饭、忘记睡觉……现在也一样,中午有的时候家里人会说“都两点了,你怎么还不回来吃饭”,我的学生也都知道,有时候我一旦投入进去,就把吃饭的事忘了。
我很感谢在联合国工作的那段经历,让我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也让我去了很多国家,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对我现在的教学科研都有很大的帮助。
范宣梅教授曾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任职。
记者:科学家的时间非常宝贵,尤其是搞地质灾害研究需要经常出野外的科学家,一年休息不了几天,节假日也在工作。请问您有节假日吗?家人抱怨过吗?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您喜欢做什么?
范宣梅:属于我个人的节假日确实很少。每年放暑假的时候正是雨季,也是灾害多发的季节,我不是去灾害现场就是在去灾害现场的路上,所以暑假基本不是我的。寒假稍微好一点,但我也只会在过年的时候休那么几天,其他时间要处理基金申报书、学生论文等,人虽在家里,也是居家办公状态。可能有人会说,整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毫无情趣可言。事实上,像我们真正做科研的,能在科研里找到很多别人体会不到的乐趣。
要说家人没有抱怨,那肯定是假话,我父母亲有时候会抱怨陪他们的时间太少了。我儿子7岁,刚上小学二年级,有时候也抱怨说“怎么妈妈老是不陪我呀”。但现在他们越来越理解我的工作,像今年泸定地震过后我们做抢险,他们每天从新闻里关注。我非常感谢我的家人,他们虽然偶尔抱怨一下,但仍然不遗余力地支持我的工作。
我喜欢出野外,空闲时间我喜欢运动,比如跑步;或者花一点时间陪儿子看书,一人拿本书,谁也不说话,安安静静享受阅读时光。
记者:这么多年从事这项工作,不改初心,其间有没有让您特别感动或印象深刻的人或事?能谈谈吗?
范宣梅:我的成长过程中有3位非常关键的人。第一位是我们实验室主任黄老师,是我博士阶段的国内指导老师,他对我的影响和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黄老师一直强调“守正创新”,特别注重野外工作,告诉我一定要到野外去发现科学问题,而且研究成果一定要能落地、能解决问题。另外,黄老师的大科学家格局、国际视野和前瞻力,对我的学术生涯有巨大的影响。
第二位是我的导师许老师,他教会了我科学家的担当精神。记得2005年四川丹巴滑坡,我跟随许老师去了现场。当时我还没什么经验,看到那个滑坡就悬在一个县城上面,每天都在动,一旦下来后果不堪设想。现场很多人都没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大家心里多少有些紧张。而许老师是现场专家组组长,他站在那个滑坡体前面说:“我都站在这儿了,你们怕什么?大家不要怕!”这就是科学家的担当。后来我问许老师:“当时您怕不怕?”他说:“我心里是有数的!”他说他心里有数,但我觉得即便再有数,这种灾害还是有小概率意外的。这件事对我的触动非常大。
第三位是我在荷兰读博士时的导师,是欧洲地质灾害领域非常有名的专家,他教会了我潜心钻研、不断挑战自我。记得当时我刚到荷兰就说:“老师,我要两年毕业!”老师笑了笑没有回答。后来我才理解他的笑,是因为在荷兰不可能两年博士毕业。我用了四年,也是当时最快毕业的博士。此后,我问老师:“我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博士毕业?”他说:“你在这个领域超过我就可以博士毕业了!”
三位老师中,黄老师身上除了有学术光环之外,还有非常强大的人格魅力。许老师是一个特别敢说真话而且有担当的科学家。国外导师教会我要不断寻找科学问题,不断挑战自我。
范宣梅教授在荷兰特文特大学做特邀报告
记者:要成为您指导的研究生,您最看重学生哪方面的素质?为什么?
范宣梅:除了学生的基础,我更看重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很强的兴趣,只是带着一些功利去做,当然也可以毕业,但我相信科研工作不会做得很开心,也不会做长远。同时,我经常鼓励学生要有批判、挑战精神,老师说的不一定是对的,文献中看到的也不一定是对的,大专家说的也不一定全对。所以,做科研,要尊重前人的成果,但不能盲从,更不能搞个人崇拜,应该是永远追求真理,所以要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挑战。
除以上两点外,还要有强大的内心和强健的体魄。很可能做实验反复失败,或者模型并不是你想象中的效果,投稿的文章经常被拒……凡此种种不顺利,如果没有强大的内心,几次失败就把你打倒了,那你肯定在科研这条道路上走得非常辛苦。
另外,强健的体魄也很重要,搞科研很多时候没有节假日,工作强度大,压力也大。面对挑战和困难,没有强健的体魄,就很难坚持下去。所以,我鼓励年轻人多锻炼身体,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要提高。
【延伸阅读】
“科学探索奖”设立于2018年,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奖项覆盖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十个领域,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武永明
图丨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