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河东区香山道小学一直在路上。12月的第一天,始于我国清代道光年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塑泥人文化,以其精湛的技艺、炫彩的颜色、独特的风格以及那深藏在每一个泥人背后的中国故事,通过香山道小学五、六年级“张宇传习室”社团的师生们,与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Xstream国际学校师生们共享体验,神秘的东方文化将大家紧密连接在一起。彩塑泥人以一种“世界语言”的神奇,在云端共鸣出一曲悠扬婉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歌。

12月1日上午,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美国俄勒冈中国理事会主办,天津市河东区香山道小学、美国Xstream国际学校、美国国林国际学校承办的“彩塑泥人传承技艺,绽放中美多彩文化”线上交流活动在香山道小学举行。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河东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出席了交流活动。

活动伊始,来自天津“泥人张”世家的郑茹月老师为大家揭开了彩塑泥人的魅力所在。她从天津“泥人张”的历史出发,为大家讲述了“泥人张”的由来。“泥人张”世家起源自1826年,到现在已经有196年的历史,从第一代的创始人张明山先生到现在的第六代掌门人张宇先生,从清代到社会主义新时代,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围绕创始人张明山先生的成名作《余三胜戏装像》,郑茹月老师通过极具中华传统文化色彩的视频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故事链接中美师生。

多年来,香山道小学和“泥人张”世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泥塑活动,不仅成立了天津市第一所“张宇传习室”学生社团,更是通过一年一度的“香小彩塑节”收集到诸多优秀的学生泥塑作品。活动中,香山道小学的师生在云端为远在美国的朋友们展示了自己的泥塑作品,从天津建筑风貌到中华传统美食,从经典著作中的人物到传统节日场景……这些彩塑作品栩栩如生,让云端在线的美国学生赞叹不已。

一起听,一起看,更要一起做。香山道小学特意邀请来自“泥人张”世家的天津匠人李宗璞老师,在云端带领大洋彼岸的美国师生一起体验彩塑泥人的制作过程。“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大熊猫,老师给个小建议——我们可以先做熊猫的身子,有一个固定的中心点,然后再依次做它的脑袋、手和脚,利用工具,跟着老师一起做……”时时在线的视频指导,激发起学生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学生们手里,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有的在吃竹子,有的在爬树。中美双方的学生还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分别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大家好,我是香山道小学‘张宇传习室’的学生,我设计的这只熊猫正在地上吃竹子。在社团课上,我的老师教会了我泥塑的揉、搓、捏、盘、刻、粘、切、挖等技巧,这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主要用了揉和捏两个技巧,你们看,好看吗?”云端另一侧,金发碧眼的美国学生通过镜头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熊猫作品。中美学生在交流与展示中,一同体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河东区香山道小学自1985年创办以来,便一直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多年来,香山道小学开设了国粹京剧、泥人张彩塑、盘扣、剪纸、年画、民族器乐等多种传统文化社团。本次中美跨越太平洋的万里连线,是学校积极开展以“彩塑”为核心的艺术教育传承新路。“泥人张”作为天津的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更是让国际友人感受津沽文化与历史发展、体验东方魅力的精神所在。

“今天的彩塑交流活动,撷取了我校传统文化活动的其中一项。日后,我们还会积极开展关于其他方面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活动。中国人有中华魂,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更要让我们中华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光芒。”香山道小学校长石文鹿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