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天开

南宋初年,民间人士罗泌、罗苹父子所著、注的《路史》47卷,富瞻而巨大,50万的文字工程前后历时20余年,才得杀青付梓。然而,此著成书后近,900年间,却无人再做整理注释,乃至于学界有人发出慨叹:“这样一部难得的著作,却几乎没学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整理研究。”现今,蜀人周明先生填补空白的大著《路史笺注》崭新推出,让学界的慨叹有了回应。

书名:《路史笺注》

作者:周明

出版社:巴蜀书社

《路史》书名由来,罗泌说:“路史者,亦大史之云尔。”罗泌著《路史》的目的,就是要在司马迁的《史记》后,续补成完整的远古历史。他认为司马迁《五帝本纪》之前还应该有很长一段历史需要补记,因为天地开辟至孔子获麟,共历“二百二十七万六千岁”。因此,罗泌的《路史》在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的基础上,重铸建构了以神话为开端的远古史。

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读书记》中评判说,《路史》“引证浩博,议论爽劲,虽多用纬书道书奇诡之说,而要归于正理,盖病在喜出新意,而佳处亦即在此”。

从当代学术视域观察《路史》,其中有许多叙述,隐藏着大量可资当代学术研究参考的材料。如《余论卷九·启母石》的记述里,罗泌将《淮南子》里关于“启母石”的“禹跳石误中鼓”的叙述,与笔记及方志所记叙相比较:“盖本乎此,事正与广德所祠乌程张渤疏圣河,夫人李饷至鸣鼓事正同,见《事实》及《桐汭志》《谩录》等。”是为典型的从历史真实性建构出神话虚构叙事的做法,呈显出南宋民间学术的鲜活性。

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评价道:“罗泌做《路史》,叙先秦以前,选择材料最不精严,但用方法很多,有许多前人所不注意的史迹他也注意到了,在史学界也有点价值。”在书斋中思考,在田野中发现。其实,梁启超所说的《路史》的所用方法很多,应是特指罗泌在撰著《路史》时,不仅重视纸上文献如经史记载,亦重视地下出土文献如碑帖金石的考证,还重视民间传说的收集。从今天的学术视域来观察,《路史》或多或少地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已经采用当今神话学术研究的“四重证据法”。

当代神话学泰斗袁珂先生在《中国神话史》中,认为《路史》“将许多神话传说材料转化为历史,扩大了人们对历史讨论的视野”。

总之,自南宋到明至清,再至当代,学界对《路史》的评价有褒有贬,但都一致地肯定了《路史》的文献价值。

周明的大著《路史笺注》共130万字,是在近900年后,今人笺注《路史》的第一部学术著作。从资料查阅,到著作出品,资料繁杂,爬梳剔抉,在这背后更有著者青灯黄卷“坐冷板凳”的艰辛:其间多少寒来暑往披沙拣金,其间裨瘦茧生只有自己才晓得,才成就了如今的累累硕果。

《路史》收录的文献异常丰富,引文范围,揽括经史子集。有学者统计,去除重复出现的文献,总共涉及文献918种,其中经部179种、史部337种、子部320种、集部82种,广泛采集上自周秦、下迄北宋的各类文献资料。在经史子集外,谶讳、道流、碑帖、金石、谱牒等杂书,也广泛涉猎。因此,周明的《路史》笺注工程,亦可谓浩大而繁重,精微而广大,更是必具古典文献学扎实功底。

当然,周明是具备如此学养的。他曾长期担任袁珂先生的助手,对袁先生治学的诚心正意的态度早已内化于心,对袁先生的治学方式亦烂熟于心。加之后来不断精进与禅定,让他早已充分承袭了前辈学者的成果而形成个人的学术风格,成为当下蜀中神话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在此之前,周明已出版《山海经集释》一书,受到学界广泛点赞。如今《路史笺注》推出,在前人广收文献典籍的基础上,用“补注”的方式新增了大量文献,使之成为中国神话研究不可缺少的文献类工具书。

清代学者郝懿在《山海经笺疏叙》中有言:“笺以补注,疏以证经。”周明的《路史笺注》充分体现了“补注”的特点。在撰写中,《路史笺注》首先保证了正文阅读的连贯性,其次才考虑注释的方便性,因此采用了文后集中注释的方式,让阅读具有了整体性空间与思考性时间。

以其中的《前纪·因提纪上·蜀山氏》为例,书中先列出罗泌的原文为正文,再以罗苹的注为“罗注”,接其后为“明案”。如此,层次清晰,阅读顺畅。并且,“明案”是在“罗注”的基础上进行的,或前后照应,或更加详细,或进一步提升……诚如著者所言:“本次余作《路史笺注》,亦如郝氏之论,然其重在补注而略于疏证,故名之曰‘笺注’。”如此的具有当代学术解读与传统笺注相结合,可谓化艰深为平易,转繁杂于简明,让《路史》服务于当代学术研究。

如果说古人罗氏父子著、注的《路史》对中国神话文献的辑佚、整理保存是为功不可没的二月之花,周明的《路史笺注》,则可以视为在古人贡献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今人再贡献而为三秋之树。

古为今用,繁花生树,均嘉惠于当今学林。

【作者简介】

谢天开,成都锦城学院教授、知名书评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