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赋予了毛泽东太多的灵感,同时也深深吸引着他的目光。
正所谓,黄河安澜,国泰民安。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虽然日理万机,但他心中一直牵挂着黄河,牵挂着黄河两岸的人民,他曾说过“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不然,我是睡不好觉的。”
1952年10月,毛泽东第一次离京视察,在看到久违的黄河时,他不由得感叹道:“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这是南水北调伟大设想的首次提出,同时也为半个世纪后的南水北调工程奠定基调。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那“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调水梦”。
一、首次提出
水是生命之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若是缺了水,便会造成十分恶劣的后果。
中国地域辽阔,北方和南方在气候、地貌等方面自然也就产生了差异,这也就使得在水资源分配问题上,产生了“南多北少”的尴尬局面。
如此一来,南方经常会遭到水害的困扰,而北方却要面对缺水的烦恼。
不仅如此,在中国人口分布上,华北平原等地居住着大量的人口,这也就意味着北方的耗水量会更多。
中国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十个省份,北方就占了八个,尤其是华北平原一带。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最缺水的地方应该是干旱少雨的大西北地区,但其实不然,而是京津冀三地以及山西、河南等这些周边地区。
主要是因为这些地方人多水少,同时还没有外来水源作为补充。
就拿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来说,当年几乎干涸,直到后来实施生态补水才开始慢慢得以恢复。
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之时,北京便开始出现了缺水的情况,后来随着人口激增,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早已不堪重负,北京也成了世界上缺水严重的特大城市。
然而毛泽东却敏锐地发现北方缺水严重这一问题,并且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超前地提出了“南水北调”的伟大构想。
这个“调水梦”半个世纪之后,竟然真的照进了现实。
1952年,新中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毛泽东乘坐专列离开北京,到各地进行视察调研。
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的专车停在了兰坝支线上,他没有先去黄河,而是走到了附近的村子里。
毛泽东亲切地慰问了正在大谷场上忙碌的村民,“今年收成怎么样?生活怎么样?负担怎么样?”
“今年年成还好,只有豆子收得薄。”
当地政府官员们赶到后,一行人便坐上专车向黄河边驶去。
在专车上,时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的王化云,端端正正地坐在了毛泽东的对面,他后来回忆,“当时很激动,心还在剧烈地跳动着。”
看着眼前这位略带紧张的同志,毛泽东亲切地问道:“化云是哪两个字?以前在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治理黄河工作的?”
“主席,是变化的化,云雨的云。”“过去在冀鲁豫行署工作,1946年3月间调到黄委会工作。”
毛泽东笑着说道:“化云名字很好,化云为雨,半年化云,半年化雨就好了。”
周围的人瞬间笑了起来,气氛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紧张,之后毛泽东便又询问了很多关于治理黄河的问题。
在谈到三门峡工程时,毛泽东告诉王化云:“这个大水库修起来,把几千年以来的黄河水患解决啦。”
不一会儿,一行人便来到了大堤,毛泽东沿着大堤向东坝头走去,河务局、修防段的同志们跟在他的身后。
一边走,王化云一边向毛泽东汇报了他对黄河进一步治理的规划和设想,为了弥补西北、华北水源不足的缺陷,他提出了“准备从通天河引长江水入黄河”的想法。
这一想法让毛泽东眼前一亮,“好!这个主意好!”
一行人继续向前走着,毛泽东好像想到了什么,忽然说道:“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借一点来是可以的。”
这也是南水北调这一宏大设想被首次提出。
随后王化云却说道:“那还得看长江委的同志们是否同意了。”
毛泽东听后哈哈大笑:“没想到你王化云还是个踢皮球的高手,一下把这个球踢给‘长江王’了。”
这里提到的“长江王”,就是时任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的林一山。
那一次,毛泽东和王化云两人,就黄河的治理问题聊了很多,面对毛泽东所担心的问题,王化云坦诚地一一作出了回答:“因为这几年没遇到异常洪水,如遇大水还有相当的危险。”
在离开兰封县(今兰考县)时,毛泽东特意嘱咐了王化云以及黄河委员会和当地政府负责人,“你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不然,我是睡不好觉的。”
次年2月,毛泽东乘坐专列驶向南方巡视,他再一次询问王化云:“通天河引水问题怎么样了?”
“主席,引100亿立方米是可能的。”
“得多大的工程量?需要多少年才能完成?”
“根据勘察,大约需要打通100公里的山洞,还要在河上建造一座高坝,需要约10万人,10年可以完成。”
听了王化云的介绍,毛泽东皱了皱眉,思考片刻有些不满足地说道:“100亿还是有些少,能从长江引1000亿立方米的水就好了,你可以去再研究一下。”
二、“南水北调要抓紧”
1953年2月19日至22日,毛泽东乘坐“长江”舰视察长江,在军舰上他见到了那位“长江王”林一山,两人对长江治理、南水北调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的讨论。
毛泽东打开桌上的地图,用铅笔在上面描描画画,并且询问站在一旁的林一山:“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能不能借点水给北方?这件事你想过没有?”
“主席,这个问题我在思考全国农业水利化问题的时候想到过。”
“哦?那你有什么研究过这个问题?”
“没有。”
“为什么?”
林一山十分坦诚地回答道:“不敢想,也没有这个任务。”
毛泽东继续拿着铅笔在地图上勾画着什么,忽然他指着白龙江问道:“这里行不行?”
“不行。”
他看了看地图,又指了指嘉陵江上的西汉水,“这里呢?”
“不行。”
他看着地图,陷入了沉思,不一会儿,只见他用笔指向了汉江,“引汉水行不行?”
“有可能,汉江自西向东,越到下游,地势越低,水量越大,通过黄河引向华北是很有可能的。”
听完林一山的解释,毛泽东又开始拿着铅笔在汉江上勾勾画画,每画一处都要问一句“这里行不行?”
林一山告诉他,理论上来说,这些地方都是存在可能性的,但是最合适的地方应该在均县(今丹江口水利枢纽所在地)。
毛泽东也指在了均县上:“这个地方行不行?”
“主席,这里可能性最大,可能是最理想的引水线路。”
“为什么?”
林一山进一步解释道:“汉江再往下,流向就转向南北,河谷变宽,没有高山,缺少建高坝的条件,所以不具备向北引水的有利条件。”
听完解释后,毛泽东眼前一亮,立刻叮嘱林一山:“你回去之后要把此事给重视起来,立刻派人进行研究和调查,一有新的资料就给我写信。”
“是主席,回去后我马上组织勘察。”
看到毛泽东如此激动,林一山也感到倍受鼓舞,他后来再次回忆这一幕时,这样说道:“他那种恨不得立刻见到察勘成果的急切样子,像一股无形的巨大动力催促着我。”
不仅如此,毛泽东提出的这样宏伟设想,同样深深地吸引着这位“长江王”,他一回到单位后,便立刻组织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勘察和研究。
“南水北调要抓紧。”
在得到毛泽东的明确指示后,林一山开始将这一伟大工程重新调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对之前的工作和勘察,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整理和思考。
汉江曾经发生过多次洪水,所以在这之前长江委的主要任务其实都是以防洪为主,丹江口水库方案其实就是为了防洪而提出的。
然而林一山通过与毛泽东的谈话,才忽然意识到,这处水利枢纽不仅仅可以作为一个比较理想的防洪工程,并且也极有可能会成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关键。
林一山立刻组织专业人士,对丹江水库坝址线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最终发现了比较理想的河段。
在这期间,林一山每一次获得重要发现后,都会给毛泽东写信,毛泽东都会仔细阅读,并且相对应地作出指示。
林一山后来在参加南宁会议时,听说毛泽东追问陈伯达,大意好像是对方把林一山寄来的信件给弄丢了一封,为此还发了脾气。
但是很可惜,林一山不知道毛泽东到底是没看到自己的哪一方信。
1954年,林一山仍然在带领团队对汉江进行考察,他将一系列的新发现继续向毛泽东报告,并且将白龙江通过嘉陵江上游引入汉江的方案也一并上报。
在这5年时间里,林一山与毛泽东之间的信件一直都没有断过。
1958年1月,南宁会议期间,在毛泽东亲自主持下,通过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决议》,其中有一点就是关于丹江口工程的决定。
在周恩来主持召开的武汉会议上,决定了丹江口工程开工等一系列事宜,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举行了开工仪式,比预定的开工日期提前了整整一个月,这也是南水北调的关键工程。
1958年2月,由于工作繁忙,毛泽东只好将南水北调和治理长江这一重要任务交给了周恩来,并且还特别嘱咐道:“要一年抓四次。”
3月25日,在成都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了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
毛泽东高兴地说道:“打开通天河、白龙江,借长江水济黄,丹江口引汉济黄,引黄济卫,同北京连起来了。”
从这句话中,也能够看出毛泽东的确对林一山的汇报,进行了详细的阅读。“这句话证明主席看了我的信。”
当时在成都会议上,由于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初步设计工作基本完成,引水线路的规划方案也比较合理,所以当时会议上,人们主要的关注点还是在“三峡工程”上。
但即便如此,在相关文件中,还是提到了丹江口工程的规划以及“可以开工”等文字。
成都会议之后的武汉会议上,除了决定了丹江口工程的开工筹备工作,并且还安排由王任重代表中央主持这项工作,以及由“长办”负责设计,当地省政府负责施工。
8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指出:“除了各地区进行的规划工作外,全国范围较长远的水利规划,首先是以南水北调为主要目的,即将江、淮、河、汉、海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系统的规划应加速制订。”
这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第一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上。
9月1日,随着一声声震耳的爆炸声响起,丹江口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0多万民工在这荒山秃岭之间,开启了一场震惊世人的伟大工程。
为了解决库区淹没的问题,大批的当地居民需要进行转移,期间一些山区居民被迁移到了平原,这种迁移方式打乱了当地居民们原有的社会关系,使百姓吃了很多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林一山也当地政府进行了仔细地研究,终于总结出了一套“就地后靠”的土地垦殖方案,这也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移民工程”。
所以说,这些当初为了给河道“让路”的老百姓们,也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无名英雄,他们为南水北调工程也付出了很多。
除此之外,在之后的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
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整个工程面临着比较大的经济困难,并且由于中苏之间关系的恶化,大批苏联专家被撤走,相关施工图纸也被带走。
1962年春节,周恩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丹江口工程质量处理会议。
在大会上,他语重心长地说道:“成绩还是主要的,工程上有了毛病是可以医治的,也是可以医治好的。要一看二帮,施工要服从设计,信心不要动摇,要有朴实的作风……”
然而由于施工经验和技术水平不足,后来在建造过程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质量事故,导致主体工程一度停工。
虽然建设过程比较艰苦,遇到的困难和阻力都很多,但同志们都能够做到艰苦努力,不懈奋斗。
不可否认,周恩来对此工程的建设投入了巨大的关怀,他会经常了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还会亲自处理施工中发生的各类重大问题。
1964年,还是在周恩来的关怀下,丹江口工程能够按照“缩小工程规模、防洪结合发电方案”复工。
当初设计的坝顶高程为175米,正常蓄水位为170米,
水利枢纽工程复工后,缩小了工程规模,改为了分期建设,第一期坝顶高程缩减到了162米,正常蓄水位也被缩小到了155米。
1968年10月,丹江口工程首台机组发电。
1974年,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以及当地人民的通力合作下,第一期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成,这是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第一个大型综合利用水利工程。
在初期阶段,此工程引水量为500立方米/秒,最终可以达到1000立方米/秒,并且按照规划能够每年华北引水200亿立方米。
次工程的综合效益十分巨大,当时还被列为我国“五利俱全”的水利工程的代表,并且还被制成了模型走出国门对外宣传。
然而,这仅仅只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开始。
周恩来在生病期间,依旧惦记着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他鼓励人们:“丹江口工程将来有可能(南水北调),但现在还只是开始。是我们的远大理想!”
三、提上日程
之后一个个方案破茧而出,可行的方案也在不断地论证中逐渐清晰起来。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也开始变得愈发严重起来。
人们将希望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长江,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已经迫在眉睫。
1977年,水电部、农林部等多部门向国务院联合上报《南水北调近期工程规划报告》,在这项《报告》中基本确立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总体布局。
1978年,在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南水北调工程。
1979年,南水北调规划办公室正式成立,开始统领协调全国的南水北调工程。
1980年7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亲自前往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视察,并且询问了一系列相关问题,以及大坝二期加高等事宜。
1987年,南水北调工程被正式列入“七五”超前期工作项目,后续又被列入了“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
1992年10月,又被列入了“跨世纪骨干工程”之一。
1995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开始进行全面论证。
2000年6月5日,经过一系列的勘察和研究,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开始有序展开,并且将整个工程的总体格局定为了西、中、东三条线路,计划分别从长江的上、中、下游进行调水。
2002年10月10日,各项会议均通过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正式出炉。
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
从1952年首次提出这一宏伟构想,再到2002年正式开工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历经了半个世纪的不断研究和论证,终于开始变成了现实。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提出这一伟大构想的毛泽东,在生前并没能亲眼看到南水北调工程建成的样子,没能亲口在北京尝一尝带着微甜的“南方水”。
当时毛泽东在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曾说:“但按照我们现在的物力、财力,又不能列入五年计划,只能列入长期计划,我是看不到了。”
他早已预料到了这是一项长期工程,他叮嘱一旁的邓力群:“将来建成时,写一篇祭文告诉我。”
2005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大坝加高工程启动建设,将一期缩减至162米的坝高增加到了176.6米,设计蓄水位也增加到了170米。
此举实现了当初未能达到的目标,在陈旧的混凝土坝体上进行加高培厚技术,也是世界大型水利工程上从未出现过的先例。
2013年8月,此工程顺利完成并且通过了蓄水验收,次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开始正式通水。
南水北调工程自2014年全面建成通水以来,已经成为北方40多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超过1.4亿人的主力水源。
截至2022年5月13日,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累计调水量达到531亿立方米。
林一山在晚年回忆起南水北调工程时感慨道:“在建设这项工程时,很多新的认识都是由于当时受到了与毛主席谈话时的启发,这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结语
一路向北,南水情长,一渠清水润北国。
如今,毛主席的“调水梦”已经实现。
此时,我又想起了沙洲坝人民在井旁石碑上刻着的那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正是因为毛主席当年的一个伟大构想,解决了如今北方人民吃水难的问题,让数亿的北方人民,都能够饮到“南方水”。
饮水思源,毛主席理应受到我们的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