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陇上诗书,这里有沉香千年的古诗词
……
公元737年,张九龄罢相。直接原因是因为监察御史周子谅在朝堂上胡乱讲吉凶,玄宗很不高兴,亲自质问,命人在朝堂上杀掉他。想当初周子谅还是个小小的长安尉,得到张九龄的赏识才被委任监察御史。张九龄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荆州大都督府的长史。
王维状元及第后被委任太乐丞,可好景不长,因为手下的人舞了只能给皇帝观赏的黄狮子而被贬到济州任司仓参军,在这里王维干了几年后就辞职,加上妻子离世,王维心灰意冷,开始了隐居生活。
公元734年,王维觉得应该找个事情做,于是就拜谒了当朝宰相张九龄。经过张九龄的引荐,王维官拜右拾遗,在洛阳任职,后和玄宗一起回到了长安。
张九龄罢相,王维也遭到了排挤,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被派到边境慰问将士,为什么会慰问边塞的将士呢?究竟边塞发生了什么事情?后面会详细的解读。在这里他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文大意:
我轻车简从前往边关,以使者的身份要到边塞小城居延。像随风飘舞的飞蓬一样出使边塞,北归的大雁翱翔在蔚蓝的天空。
浩瀚的沙漠上一缕孤烟直上云霄,在无尽的长河的衬托下,落日显得更加的圆润。在萧关遇到了侦查的兵士,他给我说都护在燕然还没有归来。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那么,这里的孤烟如何解?看过很多解释,有的说是炊烟,有的说是烽烟,还有的说是龙卷风。
王维见到的大漠,自然环境恶劣,既不适合耕种,也不适合放牧,而且此地处于边塞,动不动就会来一场冲突。所以一般人是不会在这里定居的,自然也就没有炊烟这种说法了。
沙漠里面是有龙卷风的,但不常见,龙卷风的形成原因非常复杂,况且它是移动的,并不是直的。有龙卷风的时候,能见度自然不是很好,这就和后面王维看到的“落日”自相矛盾。所以这个解释也是不合理的。
最合理的解释就是烽烟,也叫狼烟。它是旧时人们传递信号的一种方式,唐朝的烽烟有三种等级:三柱,二柱,一柱。三柱代表的是情况非常紧急;二柱代表有异常出现;早晚各点一柱代表平安无事。
《资治通鉴》里写道,“及暮,平安火不至,上始惧”。说的是唐玄宗不相信安禄山会反叛,直到有一天晚上没有看到平安火,他才开始害怕。所以说王维见到的孤烟就是平安火。
王维的这首诗历来被人们所称道,展示了盛唐特有的风采。诗是好诗,可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悲伤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崔希逸,就是这样一位边疆大吏,居然在正史中只能找到零星的记载,没有传记流传于世。
《旧唐书》记载,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吐蕃西击勃律,遣使来告急。上使报吐蕃,令其罢兵。吐蕃不受诏,遂攻破勃律国,上甚怒之。
开元二十四年秋,崔希逸以中书省重要官员(右散骑常侍)的身份接任牛仙客为河西节度使, 开始了他悔恨不已的生涯。
河西节度使的治所在今甘肃武威,翻过祁连山就是吐蕃,是大唐边塞的心腹之患之一。开元初,吐蕃一直袭扰陇右地区,试图切断大唐和西域的联系。在这种背景下,河西节度使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崔希逸上任的时候,两地是相安无事的。双方都设立了“守捉使”,就是不让两地的人们互相往来。
崔希逸是个热爱和平的人,据记载:希逸谓吐蕃将乞力徐曰:“两国和好,何须守捉,妨人耕种。请皆罢之,以成一家岂不善也?”乞力徐报曰:“常侍忠厚,必是诚言。但恐朝廷未必皆相信任。万一有人交抅,掩吾不备,后悔无益也。”希逸固请之,遂发使与乞力徐杀白狗为盟,各去守备。于是吐蕃畜牧被野,遍地都是放牧的牛羊。
为了两地百姓的利益,他的这种做法确实值得肯定,可好景不长。第二年,崔希逸派自己的手下孙悔进京议事,为了巴结皇帝,他给玄宗说吐蕃现在防备空虚,可以趁其不备强攻,吐蕃必败。加上之前吐蕃攻破勃律,玄宗还在气头上,于是就采取了这个建议。
玄宗派遣身边的太监赵惠琮和他一起回了凉州,两人矫旨要崔希逸发兵掩袭吐蕃。身不由己的崔希逸只能听命,在青海湖打败吐蕃,死伤无数。乞力徐逃回本国,双方从此交恶,战乱不断。
开元二十六年,吐蕃兴兵河西,崔希逸出于职责所在,领兵据战,大败吐蕃。但是他此时心里是非常痛苦的,失信于一位十分信任他的敌方将领(常侍忠厚,必是诚言)。他愧疚难当,不久就被调离凉州,任河南尹(三品)。《旧唐书》记载:从此崔希逸噩梦连连,经常梦见一只白狗恶狠狠的扑在他身上,对他撕咬不止。这个怪梦使得他心神不宁,没多久就郁郁而终了。
崔希逸在正史中为什么没有传?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对于大唐王朝来说,周边的蛮夷自然是低人一等的,对待他们可以不择手段。崔希逸这种“迂腐”的想法自然不被史官所理解,自然他的死也就不值得同情,也就没有立传了。
《太平广记》里面有崔希逸的故事记载:他在地府中是判官,大概类似于钟馗这样的形象,可见人们对他的评价之高。尽管他没有在正史中取得一定的席位,可却赢得了后人的理解和尊敬。
——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