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苗儿: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获明远教育奖、浙江省优秀教研员、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擅长教学设计和教研策划,在《人民教育》《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师》等发表系列教研文章,其中《跨区域集体备课》入选《2019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例》,反映浙江小学数学教研特色的《好课燎原—斯苗儿和她的教研故事》(郭华等著)《现场改课—斯苗儿“现场改课”理念与实践》(斯苗儿编著)两本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现场改课”教研相关成果获2021年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并应邀在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现场展示。
斯苗儿老师在全国『生态·好教育』论坛暨浙派教育“天杭范式”研讨会上,作了“现场改课助力教师成长例谈”的观点报告。以下文字根据斯老师现场报告的录音稿整理,部分内容有删改。
现场改课助力教师成长例谈
面对日益变革的教育,我们一直在思考:作为教研员,作为学校的领导,或者教研组长、名师,凡是有身份、有职责去帮助老师成长的我们,真的用心地了解和收集过教师遇到的问题吗?我们自认为是老师的老师,我们有那么多解决问题的策略吗?我们真的有帮扶的能力吗?精准帮扶的机制和对策到底在哪里?
我们在这里需要讨论:为什么要搞学校教研活动,不搞可不可以?怎样的教研活动受广大教师欢迎?我们想过吗?现在有了课后托管,我们原来常态的学校学科教研组活动,每个星期聚起来半天都那么难了,不搞可不可以?
如果不搞可以,我们为什么还不断去搞?所以要去考虑活动的价值在哪里?老师参加活动的动力在哪里?是因为那几个学分吗?还是因为他真的觉得教研活动能够解决自己的困难,分享别人的经验。
我们现在教研活动的尴尬到底在哪里?第一,可能老师的需求点没找准,培训的内容不能引起教师的共鸣。第二,培训的形式太单调,未能激起老师参与的欲望。关于常规教研的公开课,我们会说新教师要多上,老教师不用上了,这位老师刚刚入职,能够上成这样已经很好了,那位老师明年要退休了,还能够上课已经很好了。
事实上,你在讲台上的每一天,就在影响孩子,这一天不可能逆转。
我一直在思考,好教研应该有怎样的模样,怎样持续推进好教研?需要确立一个教师立场,从教师的需求出发做教研活动需要转型与变革,点燃老师参与教研的热情,要把老师的差异变成教研资源。让他们愿意打开课堂打开心门,我们说打开心门可能比打开课堂更重要,特别是我们有了一定教龄的老师,觉得自己有经验了,原来这些老办法好像考试考得还不错,但是能不能持续,能不能让孩子一直喜欢?
现场改课的教研方式,其实就因老师的需要而生。我们具体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组建了一个混搭的教研共同体。把名师、新手教师搭在一起。第二,我们组建了一条以课为本的研修思路,因为对每一位老师而言,上课是逃不掉的任务,在教师的工作清单中,每一位老师都得上课,但是需要确立学生立场的好课导向。
我们先来看人员怎么混搭。我们把新手教师、普通教师和专家教师放到一块,就像幼儿园的混龄班一样。我们拿新教师作为鲶鱼,来看名师的教学方法和主张,在新教师身上能不能传承下去。如果名师的课堂太有个性,没有普适性,老师会说这是某某人的,我学不会,普通教师需要的是学得会的办法和有用的策略,而不是个人独特的风格。
我们相信专家陪伴的力量,希望专家教师从带教走向合作,反哺融合共生,从“幕后陪伴”到“同台亮相”,从“说给你听”到“做给你看”。让新手教师与专家名师“同课异构”,专家教师自己备课,我们辅导新教师备课。这就让专家紧张了,原来的名师拿着他那节经典课,上了5年10年,没有成长。所以专家名师如何成长?如何与时俱进?就可以让新教师去倒逼。
名师的好课在这样的过程中,就能让新老师听懂、消化、转化、实践。我们梳理了一条以课为本的研修思路,真正把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议课融合在一起。
老师上好每一节课的关键是从集体备课开始。在集体备课过程当中,每个人参与进来,让每个人想明白,然后在模拟上课当中让老师想明白、说清楚,而且让名师和普通老师做学生,不是空对空地无生上课,我们让老师来扮演学生,有的扮演学困生,有的扮演优秀生。
每个老师把自己的学生知识传递分享,这就叫做教学方案的有序论证。我们每个老师不断借班试教,把所有班级试教完了,因为缺乏论证,最后这个方案还是不成熟的,还把原因都归在孩子身上,不是找在自己身上,所以我希望我们的课在方案的形成过程当中,经过严密的论证,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不是回避,而是面对,在论证的基础上再上课。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主要是变革了听评课的方式,用了20年时间,让专家从一言堂走向现场改课。
第三个就是到底拿什么为标准?我想学生的体验很重要,学生才是用户,所以我们经常让学生来评课,谈他们的体会。我记得去年9月份天杭教育集团的小王老师上的课,当时试教的时候就有一个孩子说:老师你一直站在电脑前面,你管管我们好不好?听了孩子的建议后,他正式向全国直播时,他上得非常好,他的眼中有孩子了。
我们还创建了一个人人参与活动的机制,集体备课的方案认证后,谁上课是不确定的,用抽签的土办法决定。这时候没人偷懒了,因为抽到谁就谁上课,教师之间互相照镜子,也就是天杭所说的镜面教研,活动过程就成为教研资源,人人成为活动的主角。
这个过程中,要做好的是把集体备课真正地融合集体智慧。而集体备课里面最关键的要有一个过程,那就是组内讲解,人人过关。这样的活动为什么受欢迎?因为主题很明确,让老师们在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人人有任务,有骨干教师领跑,团队成员结伴成长,有点工会活动的味道,形式生动、人文,捆绑式的、参与点很多,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实现了教研场景的革命。
原来我们看到的教研场景是专家在台上,名师在台上,所有的老师在下面听。听有用吗?有用,可以启迪思维,但是我们不是在批判课堂以听为主不行吗?那么教研是不是更应该丰富形式?让教师做中学、现场学。其实教师的成长是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社会性成长,一个维度是专业化成长。
而社会性成长就是我们新教师最需要的,哪怕是我们老教师也需要,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一个老师受不受人欢迎。
所以顾明远先生说,“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教书育人在细节处”,而这些细节其实是我们每天在面对的。我们的教研指向应该不仅仅局限于学科教学,因为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包括了自身的人格完善,包括我们教研员、名师自己。为什么说年纪越大,变得越来越和蔼了,那是因为我们懂事了,教师个体学习的过程和成长方式,我用了9个字叫做“跟对人、做对事、上好课”,然后把“改课”跟“成人”融合起来。
在现场改课中。很多老师会被名师那种情怀境界感动。所以他们愿意熬夜,因为名师一直陪着,这成了台前幕后的常态。我们原来说“以茶会友”,“以酒会友”,我们能不能“以课会友”,从课去看见人,看见那个团队。
我们现场改课的目的就是从少数人上好少数课,走向多数人上好多数课,实现好课燎原。